上大学如何选专业,父母和自己意见不同怎么办?

2017年07月03日

徐文轩来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应用数学专业已经两年了,他成绩虽然不错,但真正的兴趣却在摄影。他很喜欢这里,当初选这所大学以及这个专业都是在父亲周密的调研工作之后由父亲拍板定下来的。

从他上中学到大学,父亲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收集升学、就业的信息和“情报”分析上。他只需要专心学习,其它的决策都由父亲一手规划和安排,父亲一直是他坚强的后盾和深为信赖的人。他专业课的成绩不错,但随着他逐渐成长,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时,他日益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摄影和艺术。

他尝试着和父母详谈了两次,表明自己的心迹。然而,父母的态度很坚决,他们认为走艺术的路太不稳定太辛苦,因而劝他断了念想。

文轩并没有死心,但也不愿与父母对抗。一来,他很感激父母对他的付出包括经济上宽厚的资助;二来,他还没有足够的自信以独立承担自主选择的后果。于是,在兴趣和满足父母期望之间,他挣扎过,但最终选择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努力以图两全。

西浦公共健康系吴波博士(下图)一直致力于中美家庭关系、青年成长的比较研究,在她看来,徐文轩所遇到的问题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普遍性。

“伴随着持续变化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环境,年轻人可能对自己长大成人的过程充满困惑,特别是父辈与他们的观念发生冲突时。帮助年轻人理解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自身发展的这个阶段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国年轻人走向成年,面临更复杂的任务

根据她对青年人关于“成人”的认知和标准的研究,她指出,与美国的年轻人相比,当下中国的年轻人在走向成年过程中有着更为复杂的任务需要完成。

“一方面,他们与美国的年轻人任务相似:需要获得独立性以面对未来成年人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他们还认为与身边人建立负责任的关系很重要。”

(吴波著《我们这样长大成人——青年人的自我认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波博士解释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和个人有关的价值观,无论是来自传统的还是西方的,越来越混杂在一起。中国家庭的社会化方式,特别是在城市,不仅保留了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年轻人也不可避免受到西方观念中“做独立个体”的影响。

“美国年轻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是以个体独立性作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他们继续拓展与其他人的关系,包括‘不在感情上过多依赖父母’以及‘与父母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在传统和西方双重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年轻人实现独立性的目标还意味着比美国年轻人发展出更多的能力,包括承担对他人负责任的能力、与他人(特别是父母)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

“其中,中国的年轻人重视与父母保持和谐的上下等级关系、维持与父母的情感联结。”她说,“但是,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与建立起负责任的关系有时是冲突的,这是造成他们困惑和苦恼的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与父母,都需要学习和成长

在某些涉及到婚恋、择业等较为极端的事例中,子女与父母间观念的冲突表现地尤为强烈。在独立性与责任感,或是说与父母的相互依赖关系出现严重冲突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发出“什么时候才能为自己而活?”式的呐喊,社会舆论亦将目光投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更为独立和强调平等的家庭关系。

吴波博士建议年轻人须更为理性地来分析和看待由于这种失衡所造成的困扰。亲子关系作为伴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每个人的幸福感。父母和孩子都有必要通过学习来达成良好的沟通与理解。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传统和现代观念共存,要理解当代中国亲子关系的复杂性有必要把它放在中国一百多年来所经历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现代化进程中去看待。她特别建议对民国时期家庭关系研究加以重视,因为“我们在今天所面临的困惑,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身上表现地更为强烈,他们在新旧之间的挣扎和摸索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宝藏。例如余世存先生所著的《家世》、‘立人三部曲’等丛书对民国时期的家风传承、亲子关系就有很好的探究,给我们以启示。”

(余世存著《家世》,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同样,对当下美国亲子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应脱离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而需从了解美国社会的价值观系统出发,观察自19世纪起,随着美国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转型至工业经济,再到当代的科技与服务型经济,亲子关系所发生的演变。

“这样,我们就不会简单地评判当下社会中亲子关系之间的张力,以及一厢情愿地认为美国或西方的亲子关系模式是解决当下中国亲子关系问题的良药。”

“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无论最后双方做出怎样的决定,包括大学专业的选择、未来职业的选择,这都是父母很好地倾听子女心声、耐心交流自身对社会发展理解和分享自身成长故事的好机会,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一个结论或者替孩子做出重要决定,亦或走向另一个反面即简单地支持孩子所做的任何决定。”

子女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大学生这个年龄段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人从依赖父母的青少年逐渐长大成人的重要过渡阶段。“一个人的人生从18岁到23岁只有一次,他/她在这一阶段通过思考、挣扎、探索、沟通和协商所得到的结果,将对他/她未来成年的人生是否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点,为人父母尤其需要学习。”吴波博士说。

(记者:寇博 摄影:张玮倩)

2017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