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厅委托,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和信息化局于近期主持召开了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承担的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验收会,六位西浦学者的科研成果全部通过验收,获专家好评。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是江苏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金由江苏省政府设立,由省科技厅归口管理,主要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研究。
在本批次获验收的研究项目中,化学系杨莉博士(上图左一)的项目开发了高质量石墨烯基底材料的制备工艺,建立了工艺参数优化与石墨烯导电薄膜性能的关系,并通过原位构筑石墨烯单分子结,测量了分子尺度的电荷传输,其论文发表于该领域国际顶级期刊《Nano Letters》。验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具备良好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优异。化学系李毅博士(上图左二)在研究中开展了有机化合物的不对称三氟甲基反应的研究,增加了对该类有机化学反应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
生物科学系的孟佳博士(上图左三)完成了研究项目“基于小样本的RNA甲基化测序MeRIP-Seq数据的差异分析方法”,其创新性获得专家认可。生物科学系刘合宾博士(上图右三)的项目研究了TCR激活介导的T细胞免疫粘附调控,该研究为了解T细胞粘附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论文发表于免疫学领域国际高水平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的刘大为博士(上图右二)分析了无线定位系统产生异常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定位欺骗鉴别方法,实现了对定位欺骗造成的异常误差的准确鉴别,其论文获得国际会议“IEEE MiSeNet 2014”最佳论文奖。
数学科学系的叶圣奎博士(上图右一)在科研项目“矩阵群在流形上的作用”中,对数学中的公开问题Zimmer猜想展开了研究。验收委员会认为,其研究成果丰富,具有原创性,推进了该猜想的研究发展。
据统计,由西浦学者完成的这六个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均历时三年多,项目执行期间共累计发表SCI论文21篇,EI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图为杨莉博士与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西浦科研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徐德昌教授表示,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建设研究导向大学过程中,创造了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在各级政府支持下,通过科研平台建设的持续投入创造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条件,凝聚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者。
“本次结项的6位青年学者,用勤奋和智慧完成的创新成果为学校赢得了声望,其中很多成果还可以面向产业进行转移转化,为地方经济提供创新动能。”他说。
(记者:石露芸 编辑:许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