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汪垲赋:常青藤名校全奖直博 未来值得探索

2018年06月07日

“近几年,在申研方面,学长学姐们有一种探索的想法,就是想看看我们西浦学生到底能申请到怎样(牛)的项目。

“我们很有一种拓荒者的感觉,感觉自己在不断向未知的地带推进我们的边界,那是一种探索和创造。”

汪垲赋弯起胳膊,紧握着双拳,略带兴奋地描述着那种振奋人心的感受。

宾大全奖直博 全球仅4个名额

他是西浦数学科学系历史上第一个在应用数学方向获得美国常青藤大学全奖博士录取的本科生,即将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博士。

每年该博士项目在全球只录取4人。作为杰出的学生代表,他的名字被铭刻在西浦的荣誉广场上。

虽然英国是西浦毕业生的第一大留学目的地,但近年来,为了寻找更为适合发展研究兴趣的机会,越来越多优秀的学生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北美大陆。

在那里,西交利物浦大学还是一个鲜有耳闻的名字,但是,从几个、到几十个、再到上百个,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带着西浦的名字连同西浦的印记,漂洋过海,在新的领地征战,再次证明自己,于大洋彼岸一步步建立这所年轻大学的声誉。

“我们是一所非常有活力的学校,未来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我们不是单纯地跟随着前人的路去走,我们会自主地去追求和探寻一些新的东西。”

国际竞赛拿奖 初次尝试跨学科领域

四年前,当他背起行囊,踏入这所大学的时候,他的期望只是“刷刷分,能拿到一个好国外大学的研究生offer”。

当逐渐融入这里的时候,他意识到这里不是一个大型培训机构,它是一所大学。他在这里遇到来自世界各地、乐于帮助学生成长的老师,遇到一些令他敬佩、可以相互激励的同学,发现很多能够扩展研究兴趣的科研机会,以及丰富的自学资源……他在这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的想象力被激活了,他成为了一个勇于开拓的探索者。

汪垲赋是竞赛选手出身,高中时拿到过安徽省数学竞赛二等奖。大一时就加入了数学社资料组,这里每年都会吸引一些强手加入。“牛人多,学术氛围浓,大家互相切磋。”

基本到了大二,他就已经掌握了课业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开始追求考试成绩之外的其他目标。

就在那时,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跨学科的项目。受到同在资料组的同学邀请,汪垲赋加入团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作为唯一有数学背景的成员,他肩负起数学建模的重任。

“这是我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它引导我去思考数学的理论知识如何能在实际中发挥应用作用。”

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汪垲赋发觉课堂知识很有限,大量的空白需要通过自学来快速补足。

“最主要的困难,一是如何把生物问题转化成合适的数学问题;二是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后,发现没有合适的数学工具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之前学的知识不够。”

他为此看了很多生物方面的论文,经常跟生物系的队友一起研讨,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给队友,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刺激对方产生创造性的点子。

知识不够用的地方他就通过搜索确定需要学的内容,然后自学。

“学一些新东西,接着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再创造一些新东西。这是很大的乐趣。”

“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讨论有助于把专业间的空白填补上,会比一个人更加有创造力。”

这段经历对他深远的影响在于他从一个跨学科的角度切入领略到应用数学的魅力,他在此后的科研经历中又强化了这一点,最后在申研方向上也选择了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这一跨领域的方向。

改定志向申请美直博项目 向更高深知识领域探索

他在大二下学期就定下了申请美国大学硕士项目的目标。

“英国的硕士项目不一定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美国可选择的更多一些。”

他在对美国的硕士项目进行研究时发现,顶尖的项目多以博士项目为主。从学制安排上,以他的志趣,如能申请博士是最好的。

“申请博士项目可比硕士要难得多,我能达到吗?”他坦言当时的迟疑和焦虑,毕竟可借鉴的前例太少。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同学告诉我,我们应数第一届有一个学长曾经成功申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纯数学博士。虽然只有一例,但它给我了极大的信心。”

“我认识到西浦的学生还是有申请美国直博潜力的,于是就调整了申研的方向。”

大三他就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准备。

他了解到,博士项目看重申请人的科研能力,相关教授又看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科研里自学是一项基本技能。”

于是,他在Alejandro Vidal Lope博士支持下,成为在系里第一个组织阅读小组的本科生,在他带领下,小组成员自学更为深入的实变函数,自学之后轮流讲课。

“刚开始觉得可能不会有人来,没想到不少学弟响应,而且他们一直坚持下来,热情特别高。有一次赶上考试周,没想到还有一个学弟坚持来。”

此外,他参加由许劲松博士组织的研讨会,通常有5-7人参与,学的都是超出本科知识之外、难度更高的内容。除了老师讲,学生也需要轮流讲课。

“讲课比自学要求更高,收获更大。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把握重点,它还要求有演讲方面的训练,要以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讲出来。”

整个大三,汪垲赋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自习。

“自习对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件高兴的事。”

“通宵自习室的桌子要是能再大一点就好了,因为我们经常要画图,现在桌子有点窄放不下东西。”他笑着给学校提建议说。

探索未知、克服焦虑,过程或许不美好,但却是宝贵人生经历

“西浦的历史很短,很多事情还没有定下来,所以有很多可能性。

我们没有更多前人的经验参考,也就没有什么限制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只有自己去试。在做的过程中可能没有那么美好。

但回头看,这种探索未知、克服焦虑、即使自己对未来没有那么有把握但还是把事情努力做好和坚持下来的毅力,作为人生经历是非常宝贵的。”

他对后继的西浦人充满信心。

“现在他们的人数更多,可以遇到各种各样实力超群的人,他们之间相互激励,可能会做出更多amazing的事情!”

“现在是星星之火,未来几年,他们就大有可为。”

(记者:寇博 摄影:王皓晨)

2018年06月07日

要去牛津读书的酷女孩:专业让兴趣更有趣
人文社科
招生专区
西浦故事

要去牛津读书的酷女孩:专业让兴趣更有趣

茅雪纯从图书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本《被建构的女性》,她正在准备她的毕业论文。目前在英语系应用英语专业就读的她已经收到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

阅读更多
哈佛录取在手,张晴说:分数只是眼前的苟且
校园与社区
招生专区
西浦故事

哈佛录取在手,张晴说:分数只是眼前的苟且

大学四年应当怎样度过?早起、按时上课、考高分、发论文、刷国际竞赛?这似乎是一个优秀学生待办清单上的重要事项,但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生物科学系毕业生张晴看来,“这些...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