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
中国的保姆市场是在巨大需求伴随极度混乱中成长起来的。由于门槛低加之管控力度弱,好坏全靠一念之差,保姆几乎可被称之为最能体现职业道德的行业。近年来多个与“保姆”相关的热点新闻仿若一把火烧裂了整个家政行业的背脊,“保姆”一词一时间掀起了舆论的巨浪。
根据《新华字典》解读,“保姆”意指“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然而在层出不穷的新闻面前,“保姆”俨然变成了一道“送命题”,让人谈虎色变。保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媒体又是如何去报导描绘这个群体呢?在媒体与传播系邝献文博士和中国研究系刘希博士的带领下,6位人文社科学院的学生组成了SURF团队,就官媒与自媒体对“保姆”形象塑造方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我们发现,因为媒体报道对这个群体的聚焦与放大,而大部分保姆因为来自农村缺少知识与法律的保护,因而日益被动减少了自己的能动性,不断边缘化。”团队成员之一的严辰予说。
“和其他边缘群体一样,他们缺少可以发声的平台与机会,大多数时候处于失语状态,被舆论的浪潮裹挟。”
小组成员从2018年7月到2021年7月的三年时间里抽调了630篇与“保姆”词汇相关的新闻,其中520篇新闻来自报纸,另外110篇则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这一社交媒体平台。并从新闻主题,内容基调与新闻框架三个方面着手分析。
“媒体选取什么事件进行报道,报道基调的扬抑以及对保姆这个群体刻画的角度都会对受众的心理与感情带来不同的冲击。因为对于大部分受众来说,新媒体时代大量的信息流降低了辨明新闻内容的能力也缩短了对新闻内容反思的时间。”严辰予解释说。
在内容分析中,小组成员们发现纸媒对保姆群体的刻画基调更倾向于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度,比起把部分保姆不道德行为反复咀嚼,纸媒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市场期待,经济发展以及雇佣关系上。
“我们研究认为纸媒作为较官方性质的媒体平台,在报道中更多时候是以中立的态度去消解社会对保姆群体的鄙视与偏见,从国民生活、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角度积极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保姆的职业认同,从而改善家政服务品质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而社交媒体因为更多的空间与自由,在内容上则更为激进。”另一位成员孙嘉璐说,“更多时候他们偏向于关注社会热点,从道德、人文关怀、责任与犯罪等角度以消极的态度抨击行业乱象。”
新媒体时代,“人人即媒体”,新闻受众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转身成为新闻的发布者,高举批判的旗帜。通过反复将“保姆”群体与各类敏感负面新闻相关联,持续不断地煽动民众情绪,从而达到提高自媒体平台关注率乃至商业获利的目的。
“过多的负面评论与报道只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偏差,进而恶性循环两败俱伤。自媒体传播快受众广的优势应该合理的加以利用,为保姆这个边缘群体提供更多发声与解释的机会。”孙嘉璐说。
“人们的日常交流离不开社交媒体,因此我们认为它们应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端正人们对保姆群体的认知,给社会边缘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这样才有助于营造真挚和谐的雇佣关系。”
记着:姜影
202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