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8日
这一届理学院生物信息专业的同学有点厉害,不仅名校offer拿到手软,今年还出现一股组团去耶鲁的阵势:相继有6位同学收到了耶鲁大学递来的橄榄枝!
该专业的负责人生物科学系魏震博士一方面为优秀的学生们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他分析到:“生物信息专业本科课程设有一半计算机科学课程和一半生命科学课程。对这两个学科都有充分训练的本科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都还不多见。现在一些美国名校都在开设新兴的计算生物硕士专业,和我们本科的课程设置也比较贴合。”
有兴趣就敢挑战
杨鲁宁是其中的一位,9月她将前往耶鲁大学的健康信息学专业深造。
耶鲁的录取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与她在大三暑期时参加的科研项目密切相关。
在面向西浦本科生开放的项目中,杨鲁宁申请了药学院柳欣博士(下图左)指导的一个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的研究项目。
在加入之前,她只是了解一点有关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进入项目后,杨鲁宁在组里博士和硕士学长学姐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始接触药物发现中基于计算机的虚拟筛选这个领域。
三个月的入门,激发了鲁宁继续探索的兴趣。她决定挑战自己,在大四上学期专门选修了智能工程学院三门有关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数学原理和大数据分析的课程。这些课程结合了统计学和计算机交叉领域的知识。
“课程含金量高,也确实难,有不少同学挂科。我比较认真对待,同时也发现我对这个领域很有兴趣、学得也相对轻松一些。”
鲁宁顺理成章地从她参与的暑期科研项目里延伸出毕业论文的课题。她将今年学术界受关注度很高的基于少样本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在特发性肺纤维化这种疾病的药物发现上,呈现出很好的训练和测试效果。
你要转变,才能在四年后成为这些数据的一分子
新生杨鲁宁来到西浦的第一周,忙不迭地参加各种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入学活动。一位西浦的老师指着西浦毕业生升学就业报告漂亮的数据,对新生们说:
“你们是被学校很好的申研结果吸引来的,但这并不代表你们就是他们。
“你们要通过4年的努力,才能成为那些数据的一份子。要怎么努力?首先必须从高中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四年后,对当初的那个场景记忆犹新,鲁宁说:“老师的话很现实,但也很有力。我有种突然被点醒的感觉。”
上大学前的鲁宁是个相对让父母省心的孩子,听老师的话,按部就班地准备高考。至于下一步要做什么还比较迷茫,“反正先把高考考了再说。”
高考意外失利,目标落空。当从崩塌的世界里回头神,她说:“那就follow my heart. 我喜欢小动物,我能读懂它们的表情。当时就想我去学个动物医学。”
沿着这个思路,根据分数,她不断在现实可行的选项间评估,最后选择了西浦的生命科学大类。
四年后,鲁宁成了那些亮眼数据的创造者。她说:“我进西浦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首先学生物是一个很大的兴趣点,加上我从国内教育模式中养成的勤奋努力的习惯,再结合西浦这种自由的环境,促成了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西浦给予鲁宁的自由,体现在她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自己安排学习内容。鲁宁所选的生物信息专业可以同时选生物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课程,她在选择面向本科生开放的科研项目中,也可以申请参加药学院生物统计学和计算生物学相关的课题。
她感受到,自由还来自师生之间平等友善的互动,以及多样、舒适及充足的自由学习空间。
鲁宁所感受到的自主学习,除了自己主动地安排学习内容,还包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比如,她提到,“我很珍惜和尊重每一次上课的机会。”她会根据不同的课程制定不同的策略。她喜欢自己学习,不大喜欢约人一起学习。
还有,她看待娱乐的态度。“高中那会,娱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现在就光明正大,因为我想明白了,人的生活里不可能天天只有工作,必须有一部分是娱乐,去放松。”她会把娱乐和学习分别安排妥当。
卡耐基梅隆还是耶鲁?
杨鲁宁召集了一帮同学开线上会议。分享嘉宾是目前在卡耐基梅隆和耶鲁就读的上一届生物信息专业的学长学姐。
卡耐基梅隆的计算机非常强。2019届的学姐宫之云在哈佛和卡内基梅隆之间,选了卡耐基梅隆;2022届的学长邓越骞在耶鲁和卡耐基梅隆之间,也选了卡耐基梅隆。
现在几乎一模一样的选择题出现在鲁宁面前。
“学长学姐都特别热情。邓学长当时作业堆积如山,但他主动提出来和在耶鲁就读的陈皓婷学姐一起给我们开个会;他们还邀请了相关专业的博士生来跟我们线上交流。”
鲁宁说要时刻心怀感恩之心,她也乐于跟后辈分享,并嘱咐下一届学弟学妹把这个优良的传统传递下去。
除此之外,鲁宁也积极与学院的老师和教授们寻求建议。后来这个关于择校的选择题转化为关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题:你准备投身产业界还是想要继续留在学术界?
这道题让鲁宁回到对自我的认知上。她说:“我对物质和金钱的渴望和诉求没有那么强烈,我希望自己一直保持求知和探索新知的状态,至少目前是这样。”
鲁宁青少年时喜欢看《萌芽》杂志,曾经还想过成为一名文学编辑。她说,“上大学后我发现有一种编辑——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成为这样的编辑,需要你得有一定学术高度和学术成绩,得先成为大学教授这种级别的学者才行。”
“或许以后我能成为某个很厉害的学术期刊的编辑。”
从本心出发,杨鲁宁选择了综合性更强的耶鲁大学。
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鲁宁刚参加完“真人图书馆”的一期活动,这次来分享的是一位越南裔英国行为艺术家Kivmi Nguyen。
他们在一起聊天时,鲁宁问:“我理科的逻辑思维已经‘根深蒂固’,怎么才能唤起创意的那部分能力?”
艺术家回答:“你可以试试,每天都在纸上随便画一画,可能哪天你就变成像我一样了。”
鲁宁听了很开心,又是汲取能量的一天!她喜欢大学的环境和氛围,“你经常能遇到意想不到人、感叹世界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发生。”
不同的经历、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甚至是不同的价值观,让杨鲁宁的世界变得更加包容和广阔。
高考后,鲁宁去拜访初中的班主任老师,老师告诉她:“有机会多走出去看看。”
她一直记得。杨鲁宁即将从西浦走向更大的世界去看看。
记者:寇博、王璐谣
摄影:段精睿
其他图片提供:杨鲁宁
新媒体:马雅君
监制:胡秋辰
2023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