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6日
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姓名、专业和年级吗?
我是李可欣,目前是传媒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
目前斩获offer: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阿姆斯特丹大学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专业和学院故事
1. 当初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传媒英语专业?目前的就读体验如何?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在传媒英语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兴趣+实际的结合选择吧,我对传媒比较感兴趣,感觉英语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加之有问过学姐说专业氛围很好!就选择了~没有纠结特别多,属于是误打误撞了。
2.在人文社科学院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人(老师、教授、朋友)给你带来过深远影响吗,可以分享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吗?
在西浦最最最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导师Yanning(Dr.Yanning Huang)!他是一个特别温暖的人,耐心倾听着学生的烦恼与困惑,抚平我们的焦虑。记得有一次我在与他聊天提到申请焦虑,他说:“完全没必要,没有想象的这么难,申请不是华丽背景的包装,是体现「你」,把申请材料认认真真写好,展现自己在学习或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会有好结果的。”
同时,他上课知识讲解地很通透有趣,能引起很多思考,感谢他的启蒙,让我对传播的学术探索多了一份热情与真挚。
大二时,我通过Yanning的课程接触到了丰富的传播学理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期末作业是独立完成一个research project,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学术研究,他非常支持我们的研究方向,一步步耐心地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学术研究的魅力,从拆解社会现象到与理论对话,建立了“问题导向”的学术思维。
后来,我用这门课程作业参加学校举办的研究导向型峰会,还误打误撞地获奖了!
3.您如何看待人文社科学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您认为学院或者专业在哪些方面为您的成长提供了支持?
我觉得人文社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侧重的是对“人和世界的思考”,即如何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学会自洽,摆脱“传统好学生的思维”是一门很大的课题。
在以前的教育中,我们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维度的「比较」,这种比较会带来无意义的执念与内耗;随着在学院和专业学习的深入,会把关注视角慢慢放大,更明确自己的目标,不会被分数和排名困住。
这个心态也能应用到实习工作中,不会害怕「错误」的发生,找出错误发生的原因比错误本身更重要。
性格和时间管理
1.你同时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和实习,如何平衡学术、工作和个人生活?有没有特别的时间管理技巧可以分享?
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平衡😢,我会在特定的时间段给三者设优先级,DDL扎堆的时候,我的优先级就是赶due,没有生活规律地写(我个人写essay比较慢),这时候,鼓励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吃顿好的。还有在天气好的时候会去白鹭园追日落,静静地呆在草地上放空,超级治愈!
时间管理的技巧就是了解每个项目的DDL,用DDL push自己完成(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负担,最后在做取舍的时候,还是很崩溃的)。
很多你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坚持一下就挺过来了。
2.你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这些兴趣是否对你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有帮助?
我最大兴趣爱好就是玩手机。玩手机的目的有很多种,除了日常消遣娱乐,我个人觉得通过社交媒体打破信息差是个非常有价值且必须的事情,这在无形中节省了很多成本。我的FYP选题就是刷小红书,灵光乍现蹦出来的~
3.通过了解,发现你是一个外向活泼的女生,你认为这种性格对你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影响?
在学习中,有任何不懂会主动去问,需要及时得到答案;工作上也是多问,会找很多时间和Mentor Oenone,确保自己在持续成长,知道自己的工作有什么切实的产出(这点很重要,以结果为导向在后续复盘实习经历会产生更多的思考)。
同时,大大咧咧的性格能和身边人迅速熟络起来,学习工作氛围就会轻松和谐很多~
实习经历
1.我们注意到,你同时拥有4A广告公司(阳狮)和互联网大厂(美团)的实习经历,他们有什么共同通之处和差异呢?
4A和大厂都比较看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case如何从准备到执行的全链路思考,比如:通过对这个品牌/某个平台活动的了解程度,串起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不同就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4A是以品牌视角去策划campaign,更多的是强调品牌黏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但大厂会特别注重数据归因,会分析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每一步的动作都需要有数据支持。
2.公关市场营销等是人文社科许多人的就业选择,能否分享一下你寻找实习的经验以及你觉得需要哪些必备技能?
我是海投找实习的,通过前期一些相关小经验去打磨自己的简历。
- 实习最看重的就是匹配度,所以需要把你的经验和jd上的要求一一对应,并且在面试的过程中有逻辑的叙述,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哦,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力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一定程度上经验大于学历,所以勇于去尝试!多投才有可能)
- 二就是信息差,可以不仅限于实习僧/boss直聘这些招聘软件,小红书甚至于微信公众号也是很有效的渠道~
- 三是简历保持更新,及时复盘总结自己的做过的某个项目/某段实习经历,这样在后续面试过程中才有话可说。
3.你未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是继续在媒体和传播领域深耕,还是有意向进入其他行业?你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这个问题也在困扰着我,大方向肯定是传媒的职业路径(运营/mkt/pr),但没想好一个明确的答案,就是不给自己设限吧,尽量多去尝试,感受行业,只有自己去经历过了,才知道适不适合。
留下一些你想对学校、学院、学弟学妹们想说的话吧,什么都可以~
TO 学校&学院:特别感谢西浦&HSS,让我看到了更多不同的可能性,挖掘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只局限在学生思维中挣扎,大家可以走不一样的路,每条路都能走得很精彩。
TO 学弟学妹:焦虑是常态,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把握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校内实习&教授RA& research seminar&春招,秋招和就业选择分享会),多去尝试~
【人人说】
活动策划|人人说团队
文案|王思涵
特别感谢 | 李可欣
排版|杜瑞娜
校审|周秦 王雪婷
2025年0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