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9月)

2025年10月07日

过去的一个月间,《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贵州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方都市报》《文汇报》《南方周末》、中国江苏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云南网、《苏州日报》、苏州电视台和苏州新闻网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关注并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内容包括校园动态、专家观点、师生风采、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南华早报》等外文媒体关注并报道了西浦,内容包括校园动态和对外交流与合作。

  1. 校园动态

《光明日报》:西交利物浦大学7400余名新生向未来出发

《中国新闻周刊》: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西浦迎来7400余名新生

苏州电视台:向未来出发 西交利物浦大学7400余名新生报到

《苏州日报》:2025西交利物浦大学开学典礼(图文直播)

导读: 据《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和苏州电视台8月31日和9月1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7400余名本科、硕士及博士新生加入西浦大家庭。西交利物浦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利物浦大学两所母校的校领导,同西浦师生代表与新生家长们,共同见证了新西浦人的闪亮启程,为庆祝西浦建校二十周年精心编创的校歌变奏版也作为入场曲在场内奏响。《苏州日报》引力播客户端平台也于活动当天进行图文直播,共获得近19万人观看。

该新闻亦吸引了《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贵州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中国江苏网和苏州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现代快报》:西浦实验平台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

导读:据《现代快报》9月5日报道,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名单,西交利物浦大学“数智化赋能多模态翻译教学创新虚拟实验室”成功入选,成为该领域的示范性项目之一。

该新闻亦吸引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和《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做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经济与商业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导读:据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9月12日报道,11日,科睿唯安公司发布了最新一期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数据,西交利物浦大学经济与商业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至此,西浦已有五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行列。

该新闻亦吸引了《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苏州日报》:西浦学习超市再次获联合国教科文奖项

导读:据《苏州日报》9月16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AI(君谋):面向所有人的人工智能教育赋能生态系统”作品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颁发的“2025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西交利物浦大学连续两届获此殊荣。

  1. 专家观点

《中国科学报》:教育学者上课败给手机,这事儿真的重要吗?

导读: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到课堂上课,到了课堂也控制不住看手机;老师希望和学生互动的时候,愿意参与的学生寥寥无几……针对以上情况,西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教授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文章。他强调,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跳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思考逻辑,特别要反思几个根本问题:老师期待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到底在追求什么目标,这个目标对学生有意义吗?老师和学校应关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哪些方面?真正能帮助学生长远发展的“好老师”又该是什么样子?

  1. 师生风采

《中国科学报》:醉心教学的老师也能做好科研

导读:今年的教师节,《中国科学报》记者致敬那些在平凡中坚守的教师们。在大学校园里,教师既是探索未知的科研人,也是点亮心灯的教育者。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高级副教授赵春博士作为科研、教学“两手硬”的教师代表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了他如何在实验室与课堂之间找到平衡的故事。

《新华日报》:西浦学子斩获全国一等奖!AI技术革新工业控制获权威认可

导读:据《新华日报》9月24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学生团队研发的“AI助力工业控制智能化”系统,在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江苏省一等奖及全国一等奖。

该新闻亦吸引了《苏州日报》和《姑苏晚报》等媒体报道。

  1. 对外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学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商业论坛在澳门召开  AI重塑商业逻辑,高校教育如何迎头赶上?

导读:据《中国科学报》9月9日报道,5日至6日,以“智能时代下商业与博雅教育的展望”为主题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商业论坛在澳门召开。逾300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高校师生汇聚一堂,通过主旨演讲、专题研讨、圆桌对话等形式,深入探讨了AI浪潮下的商业变革、教育转型及职业形态重构等前沿议题。

西浦国际商学院院长方世豪教授受邀出席活动,并指出:“我们正身处深刻的转变过程中。商业教育必须与行业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发展方向。让行业告诉我们需求是什么,我们针对性地设计培养方案,为学生铺就通往未来的道路。”

该新闻亦吸引了《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报道。

《文汇报》:英国工程教育发源地伯明翰大学首次海外本科合作缘定长三角 AI时代,大学如何帮学生走进未来

导读:据《文汇报》9月11日报道,10日,长三角国创中心分别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欧洲理工学院签署本科生CO-OP(学行交替)教育合作协议,将共同培养兼具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产业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的工程创新人才。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受邀出席签约仪式,并表示如果仍延续“知识导向”的教育体系,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已不如一个通用AI模型,而未来需要的是能够洞察行业的引领式人才。为此,西交利物浦创立了3种模式相融合的教育体系,分别为学识教育、创业教育和生态教育。一位典型的该校毕业生的学习轨迹是:在企业实习中找到感兴趣的真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并进入企业历练,成为该企业员工或自己创业解决问题。

该新闻亦吸引了中国新闻网、上观新闻、云南网等媒体报道。

《南方周末》:动物理想家西藏之行 共筑雪域高原生命关怀共同体

导读:据《南方周末》9月12日报道,“动物理想家·共野力计划”在拉萨曲水县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园正式启动。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肖凌云博士出席活动,并在讲座中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动物行为适应、保护救助与人类土地利用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一切保护行动应建立在对动物天性、栖息地现状以及人类活动所致变迁的充分理解之上。

  1. 多语种媒体报道 

《南华早报》:为什么马来西亚顶级深海机器人科学家会来中国高校任教?

导读:据《南华早报》8月28日报道,对马来西亚顶尖深海机器人科学家Mohd Rizal Arshad教授来说,中国在风电装机容量、繁忙集装箱港口数量,以及深海科研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为海洋机器人应用创造了巨大潜力。他于今年2月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任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智能机器人学院院长。“中国幅员辽阔,拥有广阔的海域以及众多河流和湖泊。”Rizal教授说,这意味着对水域测绘和水下结构检查的需求潜力巨大。在他的设想中,海洋将成为饮用水、食物、矿物和波浪能等动力的未来来源。“未来在于海洋。”他强调。

人民网: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启幕

导读:据人民网9月22日报道,21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盛大开幕。本届文博会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旨在弘扬丝路精神、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各方交流。1200余位嘉宾共聚敦煌这座丝路明珠,绘就一幅文明互鉴、携手共进的壮美画卷。

西浦智能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Paul Craig博士说, “今天我看到了众多国际嘉宾齐聚于此。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特别是不同形式与传统的文化表现,令人深感震撼。”

(编辑:陶韵吉 王国娟)

2025年10月07日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7-8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7-8月)

过去的两个月间,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光明网、新华网、中工网、《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春城晚报》《陕西日报》、...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5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5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人民日报》、央视网、《留学》杂志、《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神州学人》《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日...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4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4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神州学人》《春城晚报》(云南)《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中国江苏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