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故事|斜杠大学生:朱秋燚笑

2025年05月20日

朱秋燚笑,就读于西浦人文社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三。曾获22-23年西浦卓越奖学金,HSS“人人说”媒体支持部成员,前西浦黑炮公园说唱部部长。

学业经历

1. 在为期16个月的实习中,你负责学生社团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这段实习经历是否让你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这份实习带给我的感受挺不同的,它实际上是我们西浦的附属学校高中部的老师对我们西浦大学各个社团的成员提出的“学长导师”的邀请。我很有幸代表黑炮公园担任了西浦附校高中部说唱社的学长导师。

刚开始担任导师,我还是大二,还没有学习任何教育pathway的知识,那时候真的是有点胡来——我喜欢一上来就讲最干的干货,乏味至极,而且没有同学能理解,他们当时全都一脸懵。后来知道了“scaffolding”,我才发现在学生的理解和知识水平基础上慢慢渐进教学是很重要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23年底他们的十佳歌手比赛。赛前一个月他们找我说,想写一首原创说唱。接着他们在晚自习借老师的手机给我打电话,我给他们一点一点教。每周一次课,我只能牺牲其他同学的一部分时间,给其他同学看乐评乐推视频,在教室外面给那几位选手“开小灶”。那个很“HIPHOP”的女生拿活页纸写歌词,再用便利贴写灵感注解和韵脚,最后定下来歌词了再拿一张新的纸誊一遍。就这样慢慢磨到比赛当天,我走进他们的体育馆,被学校搭的舞台震撼到了——真的挺豪华的,现场灯光音响都很给力。他们在台上尽情释放自己的魅力的时候,我是真的热泪盈眶了,因为我想到了初高中时候的自己。那个时候我们学校也没有什么人喜欢说唱,也没有社团,做音乐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再加上学业压力,那个时候几乎没人交流,也没人教我,我多希望能有个知己,多希望自己能有个舞台表演的机会。直到高二,我才真正认识了做音乐的朋友,但依旧没有任何表演机会。

我突然发现这次导师经历好像变成了救赎,我教的好像不是和我素未谋面的弟弟妹妹,而是那个郁郁不得志,无人问津的自己。当天我也被邀请表演了一首歌,我看着下面乌泱泱一群高中生挥舞着荧光棒,我好像回到了过去,弥补了那些遗憾。

2. 看你一直保持优秀的成绩,在平时生活中,你对于中国研究专业的学习有哪些方法呢?

其实我觉得还有很多比我更优秀的同学,平时对待学习,我也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比较佛系。可能因为我比较热爱这个专业并且总能在学习中获得灵感吧。

3. 能否分享下是什么促使你选择了中国研究/汉语教育这个专业方向?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倾向于哪一个方向?

我选的是汉语国际教育方向。我对语言学习还有教育一向很感兴趣,而且我很乐意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推广使者,为对外文化交流出一份力。未来职业那肯定偏向对外中文教师了。

音乐

1. 你曾担任 “Hip Hop Park Club” Rap部门的部长,能分享一下你是如何策划和组织演出的吗?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挑战或收获?

首先很感谢各位社员部员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即使我已经卸任一年多了,有时候他们对我的尊重真的让我受之有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去年5月做的“说舞电联动节目”,我负责组织说唱部的音乐人们一块创作一首组曲,然后把这首组曲给到街舞部门去做编舞,最后配合DJ在社团专场的时候作为压轴节目上演。那个时候看见大家都在为最好的效果而努力,我也特别感动。其实那个时候我因为家里的事情状态不好,然后创作期间大家也有意见不一的地方,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共同完成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舞台。负责一个这么大的节目,对我来说是很有挑战的,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

2. 你还参与了“Hear Your Echoes ”中的媒体支持工作,这和你之前的演出组织经验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在不同角色中切换并发挥自己的优势的?

这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加入人人说的媒体支持平时并没有什么工作,就是在需要制作媒体栏目的时候忙一些,然后主要就是在幕后做一些事情,而且形式风格完全不同——人人说对我而言是“阳春白雪”一些的栏目,我做音乐时候会施展“很多耍酷”的想法,坚持“As接地气 As Possible”的理念。为了自己的音乐作品进步还有自我推广,我自学了基础的录音、音频后期处理、log拍摄、AE高级VFX、剪辑和调色,这些在我做媒体支持中也能用到。


3. 你在多个自媒体平台都有内容创作和账号运营的经验,能具体分享一两个你亲自策划的视频或栏目吗?当时的策划思路、执行过程、以及最终的效果是怎样的?

我其实和一位同学合作过一个生活搞笑博主的自媒体账号,那个时候我们大一,两个人做的视频有很多“歪主意”都是我想的,无非就是一些自以为幽默搞笑的桥段。现在我个人看那些点子都蛮尴尬,但是那个时候流量也...还行吧。最后是因为我个人在音乐上越来越忙碌,然后另外一位小伙伴也发掘了其它爱好,渐渐地就不做了,我说实话在学校里都很少碰到他,但是他真的是一个刻苦努力认真善良的人,我超级怀念那个时候一块拍“低脂”视频的时光。具体哪个账号...我就不透露了,真的有点黑历史了哈哈哈。

4. 您在运营多个自媒体平台的过程中,是如何思考“吸引观众”和“与众不同”的?有没有哪些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提高浏览量的小技巧、选题角度的差异化,或者是内容风格上的创新?

吸引观众的话就是作品的“三秒原理”嘛,这个还是从一个说唱歌手的歌词里听来的。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很快时间内吸引观众或者听众的注意。当然,我其实做的挺不到位的,不然我的抖音账号流量也不会平平无奇。

与众不同的话,“我本来就很与众不同”!做运营和内容创意的时候就要这样暗示自己,如果真的想做自媒体这一块的话,切忌跟风。有一句话我认为说的很对,大概意思是“你靠什么起号,大家就只想看什么。” 如果被贴标签太多了,转型会很难的,这个标签可不是可以随便“拒绝被定义”的,因为这是你自己给自己贴上的狗皮膏药。做自己最好啦~

5. 可以分享一下,你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之下对说唱感兴趣,并且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一直坚持说唱梦呢?

17年那档节目结束后,我才开始听说唱了解说唱,是我的初中同学给我推荐的。其实刚听说唱的时候并没有怎么惊讶,没有“打开新世界传送门的下巴掉在地上”,我甚至觉得“这玩意儿也能叫歌?”但是那个时候我的同学说班会活动可以一块唱着耍酷,耍酷当然好了,耍的就是酷,遂学习。一学习发现,呀,还真挺有难度,要么嘴巴跟不上速度,要么唱不上去。慢慢地我也就喜欢上了,一开始肯定听华语嘻哈,还爱听快的,越快越好,叽里呱啦一秒钟唱好几个字再加个二倍速,挺疯狂的。一听说国外有个叫Eminem的,唱得更快,遂听他的《Rap God》,那时候“下巴才真的掉下来”,我就完全迷上说唱了。后来开始慢慢了解说唱包括嘻哈的内核与精神,其实很现实很反抗,然后又发现这种音乐形式的包容性实在太强了,任何想得到的曲风都可以通过采样与循环和说唱音乐融为一体,我才进一步地深入了解了这个文化。

我从小就酷爱音乐,学过民谣吉他和声乐。但我到初中开始不切实际地想成为一个指挥家,我觉得指挥一个交响乐团,让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声部和谐地发出令人震撼的声音简直是最美妙的事情。接触了说唱音乐编曲之后,我发现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指挥”呢?分轨中的不同乐器,采样源,人声在效果器的混音配合下高度融合,对我来说同样也是一种“交响”,而且还可以自主创作。

一直坚持,至少坚持到今天,就是因为热爱呗。

6. 随着2017年一档综艺节目的播出,说唱在国内逐渐流行,但仍有对其质疑的声音,你是否遭受过这样的质疑呢?你是如何应对的?

我遭受的质疑不太多。一个是我根本没名气,所以骂我的人都极少;还有一个是我不张扬,说唱这种音乐已经很张扬了,我不会选择在我的作品尚未成熟的时候口出狂言或者随意惹怒他人,或者做一些其他招摇过市导致人人喊打的行为。我很喜欢的一个rapper也是一位传奇rapper Kendrick Lamar就唱过:“Sit down, be humble.”谦逊确实很重要。

咱们这个圈子确实可能会遭人诟病,没办法,“抽象”的从业者和爱好者确实挺多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个人的观点就是做一个有道德懂礼貌的守法好公民,当然了,也得有血性,也得有骨气,要敢做敢当,这是我对自己的个人要求。

7. 目前,你的说唱梦仍在继续,请问你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期望?对未来的规划中,是以现在学习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主,还是继续自己的说唱梦为主呢?

我很希望能靠音乐生活,并且改善自己的生活,虽然我不是因为说唱似乎好赚钱才喜欢的。这条路是十分难走的,我现在心里的信念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赚钱也太爽了”,我可能挺幼稚,挺不懂事的,但是做音乐确实让我很开心。不靠这个吃饭也可以啊,我的专业再加上我平时的其它方面的积累和努力应该能为我未来就业提供帮助。我是在家庭观念上偏保守的人,至少我认为我想要组建家庭,而组建家庭是需要担起责任的。我不想啃老、一事无成地浑浑噩噩地生活,就算不把音乐当职业,生活也依旧很美好。

【人人说】

活动策划|人人说团队

文案|王思涵 龚琪 董佳棋

特别感谢 | 朱秋燚笑

排版|杜瑞娜

校审|周秦 王雪婷 顾已一

2025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