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过去的一个月间,《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神州学人》《春城晚报》(云南)《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中国江苏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苏州日报》、北青网、大众网、未来网、中国网、中华网、凤凰网、和讯网、新浪网、千龙网、中华英才网、TOM全站、界面新闻、环球网和网易新闻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关注并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内容包括校园动态、科研成果、专家观点、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泰晤士高等教育和Kompas.com等外文媒体关注并报道了西浦,内容包括校友故事和专家观点。
-
校园动态
《中国青年报》:西浦与百度合作成立科技公司
导读:据《中国青年报》3月28日报道,26日,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与百度集团合资创立的苏州浦度智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度智融”)正式启航,成为AI校企合作标杆企业。浦度智融将深度探索AI技术在教育、产业及普惠生态中的应用与革新。
浦度智融的成立是西浦与百度历时两年战略合作的结晶。公司聚焦“教育革新、产业赋能、新质运营”三大使命,旨在通过AI技术重构教育全链条、赋能实体产业升级,并构建本地化服务生态。
该新闻亦吸引了《中国科学报》《春城晚报》《新华日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苏州日报》、北青网、大众网、未来网、中国网、中华网、凤凰网、和讯网、新浪网、千龙网、中华英才网、TOM全站、界面新闻、环球网和中国江苏网等媒体报道。
《现代快报》:强强联合!西交利物浦大学与华芯邦共建研究院
导读:据《现代快报》3月26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与深圳市华芯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西交利物浦大学—华芯先进半导体校企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据悉,该研究院将整合西浦在智能计算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化研究优势,和华芯邦在芯片设计与封装领域的市场优势和产业经验,聚焦后摩尔时代先进微电子领域的五大核心方向:人工智能芯片感存算一体材料器件架构及电路、高精度高性能传感芯片材料与核心工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硅基模拟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和面向AI计算与物联网的异构集成先进封装技术。
该新闻亦吸引了《扬子晚报》、中国江苏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和《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做教育︱ AI时代,研究生培养如何升级?西浦开放日引1400余人沉浸式“探校”
导读:据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4月2日报道,3月29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2025年硕士研究生校园开放日活动,来自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和海外12个国家、330余所高校的学生及家长共1400余人走进西浦校园,沉浸式探索西浦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深入院系了解各学科硕士专业的优势和就业前景。
该新闻亦吸引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做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芯片学院颁发首期神州半导体企业专项奖学金
导读:据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4月9日报道,3日,西交利物浦大学芯片学院与江苏神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半导体”)联合举办的“芯火相传,智创未来”企业专项奖学金颁奖典礼圆满落幕。这场典礼不仅表彰了9名在半导体领域表现卓越的学生,也展现了芯片学院和神州半导体在校企协同培养行业急需人才方面的创新之举。
该新闻亦吸引了《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苏州日报》:西交利物浦大学硕博毕业生“拨穗”
导读:据《苏州日报》4月16日报道,16日至17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2025年春季毕业典礼,1587名硕博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人生重要时刻。其中,1532名硕士毕业生和55名博士毕业生被授予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获得西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证书。其中,1297名硕士毕业生凭借优异的学术表现荣获卓越(Distinction)或优秀(Merit)等级学位,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84%。
该新闻亦吸引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等媒体报道。
《扬子晚报》:中外学子共庆联合国“国际中文日”
导读:据《扬子晚报》4月21日报道,“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独墅湖科教创新区2025国际中文日活动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活动由“歌声里的中国—国际生中文歌曲大赛”和“传统文化市集”两部分组成。近300名来自西浦、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院校的中外学子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第十六个联合国中文日,体验中文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该新闻亦吸引了《苏州日报》和网易新闻等媒体报道。
《苏州日报》:银行高校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导读:据《苏州日报》4月22日报道,民生银行苏州分行与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这一创新合作将搭建起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需求的桥梁,为大学生提供沉浸式职场体验场景,同时为金融行业储备优质人才力量。
《苏州日报》:熄灯一小时!西交利物浦大学迎来地球周
导读:据《苏州日报》4月22日报道,本周,西交利物浦大学开启为期一周的地球周日程,凝聚守护地球的力量。21日晚,西交利物浦大学2025地球周开幕仪式在EB楼3层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社区花园举办。活动倡议全体师生主动关闭非必要电源,即时,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校园与太仓校园部分公共区域熄灯一小时。
《现代快报》:会讲解、会互动、会带路!机器狗导览员Mars “入职”大学博物馆
导读:据《现代快报》4月27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发布会,由西浦智能工程学院智能机电系师生训练的AI机器狗Mars正式“入职”博物馆,开始承担导览工作,既会讲解、带路,还能跟访客挥手打招呼。这项应用,实现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访客带来了新颖且富有互动性的参观体验。
该新闻亦吸引了《新华日报》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等媒体报道。
-
科研成果
《新华日报》:用“算力”守护锂电池安全:西浦学者研发出新技术,可检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泄漏
导读:你是否也曾担心过手机或汽车电池过热?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其安全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虽然锂电池高效耐用,但一旦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随着电动汽车日益普及,这一问题愈发严峻。仅2021年,全球就有超过20起锂电池故障引发的电车起火或爆炸事故。
据《新华日报》3月27日报道,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新研究。文章称,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有望帮助避免此类危险事件的发生。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国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博士生赵良丹表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十分广泛,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到电动汽车、军事装备等都离不开它。虽然它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但也伴随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该新闻亦吸引了《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中国青年报》:研究团队成功设计“无形策展人”ResponsiveView智能系统
导读:在传统博物馆中,展品的摆放高度、观看距离及放大镜等辅助工具均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观赏效果。然而,虚拟现实(VR)环境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在VR博物馆中,用户可自由移动并与展品互动。
据《中国青年报》4月18日报道,针对VR博物馆的布展,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利物浦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设计了ResponsiveView智能系统,该系统嵌入在头戴式VR设备内,能根据用户的视线高度、展品初始尺寸及细节丰富度,动态调整展品的位置、距离与交互比例,从而提供更舒适的个性化观展体验。
-
专家观点
《中国科学报》:AI科学家与后 AI 时代科研
导读:4月18日,西交利物浦大学陈正副教授在《中国科学报》发文指出,科学家与“co 学家”(AI 科学家智能体)的思想碰撞或能引爆科学突破,但训练 AI 科学家最缺语料,因科研论文版权被出版社垄断,付费墙限制语料使用,公有语料价值下降、私有数据难以利用,我国虽为论文发表大国却因语料限制难在 AI 科学家智能体领域实现突破。
目前开放获取和预印本平台各有缺陷,AI 发展为重塑论文发表和交流方式带来机遇,AI 在论文审稿部分维度已表现出色,或许应成立国际性科学组织重塑科学交流体系,作为论文发表大国的中国在其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
《神州学人》:西交利物浦大学:三阶体系重塑教育流程
导读:西交利物浦大学致力于探索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教育新模式,提出“融合式教育”理念,并在太仓创建创业家学院落地实践。4月21日,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领导小组组长、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教授在《神州学人》上发表文章,重点介绍融合式教育中融合人才培养过程、科学研究过程和技术转化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
对外交流与合作
《中国日报》:和谐发展,赋能未来”——2025国际教育发展大会在南宁哈罗礼德学校圆满闭幕
导读:据《中国日报》4月2日报道,3月29日,由南宁哈罗礼德学校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温州肯恩大学教育学院、亚洲国际学校有限公司支持的“和谐发展,赋能未来”2025国际教育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张晓军教授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
该新闻亦吸引了中国财经时报网、新浪财经、凤凰网财经、环球网和网易新闻等媒体报道。
《苏州日报》:古村焕新看吴中!外国专家调研苏州古村落保护
导读:据《苏州日报》4月9日报道,8日下午,吴中区的舟山村和陆巷古村迎来了一批国际访客——来自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和新加坡的6位外国专家,连同西浦智库的中国专家共同围绕“苏州古村落保护利用”课题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研讨,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专家学者们对吴中区的古村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州日报》:西浦携手北大在布达佩斯举办论坛
导读:据《苏州日报》4月29日报道,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与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资企业出海中东欧产学研融投资对话论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论坛上发布了《中东欧国家投资机遇与策略蓝皮书》。
该新闻亦吸引了《新导报》和《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
-
多语种媒体报道
Kompas.com:中国硕士文凭叩开世界大门:西浦两名印尼留学生的跨国成长记(印度尼西亚)
导读:据印度尼西亚媒体Kompas.com4月2日报道,两名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就读过的印尼学生:Ferdian Setyawan和Michael Fortune分享了他们在西浦的读研故事。
泰晤士高等教育:解锁在线教育新技能 激发学生互评动力的实践策略(英国)
导读:4月11日,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张捷博士,语言学院Steven Bateman老师和西浦国际商学院高级副教授叶庆博士在英国媒体泰晤士高等教育上发表文章。他们详细分享了如何通过系统训练来培养学生提供建设性同伴反馈,从而提升在线学习效果。
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生建议有助于提升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有效性(英国)
导读: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Svetoslav Georgiev博士和西浦未来教育学院Joseph Tinsley老师近期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学生对人工智能辅助课件制作的接受度和看法。他们4月14日将该研究发现发布在英国媒体泰晤士高等教育上。研究发现,学生们对教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辅助教学的态度比较积极,但他们更希望这些AI工具是用来支持教学,而不是完全替代教师自主编写学习材料。
(编辑:陶韵吉 王国娟)
2025年05月05日
相关新闻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3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金融时报》《中国改革报》、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1-2月)
过去的两个月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光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半月谈、神州学人、《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江苏科技报》《江...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4年12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半月谈、环球网、中工网、《中国科学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