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双方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就“重塑成功观的价值评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席酉民教授认为,评价具有多维度,至少涉及学校、社会、政府、AI驱动四个层面。学校内部评价需变革,借助大数据和AI模型评估师生;社会评价对学历学位看法淡化,利于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选择;政府评价太重视帽子和指标,应回归教育本质;AI时代评价需改变,从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想象力、构思能力和与AI互动能力等。

马树超教授指出,目前,对于整体评价体系的改革,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更为关键的是,如何从学校成长的角度,特别是学校创新和学生发展的角度,以及职业院校与企业参与的角度来考量。我们已尝试从跳出教育本身来看待学校评价,而如今则更需关注学校的发展过程。一方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这一视角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学校如何实现创新与改革,也被列为至关重要的重点。唯有如此,职业院校的改革才能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他还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不应仅限于专科层次。职教本科不仅学历层次属于本科,而且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角度来看,更有助于学生面向岗位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