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享与创新:数学物理学院举办首场教学专项研讨会

2025年10月15日

10月8日下午,数学物理学院举办了首场教学专项研讨会,即2425年度学院教学基金项目(School Teaching Grant, STG)结题分享会,标志着学院系统推进教学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活动集中展示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技术融合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辅助教学与教学管理自动化领域的探索。

学院教学副院长张若男博士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数学物理学院自本学年开始举办教学专项研讨会,旨在加强教师间的教学方法沟通、互动与实践分享。STG项目是推动教学卓越的重要示例,为教师提供了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的“试验田”,也鼓励了跨系以及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今年,更是有多位教师将AI融入教学实践,展现了学院在响应数字化时代教育需求方面的前瞻思考。

 

AI赋能:从辅助工具到学生创造力的放大器

陈曦博士的“以学生为中心的AI视频制作”项目探索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新定位。通过引导学生利用AI工具自主制作物理教学视频,课堂从“教师讲授”转变为“师生共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

Niels Gresnigt博士展示了AI在教学资源开发中的高效应用。他的团队利用ChatGPT等大模型创建了大一物理练习册,覆盖所有核心模块并附详细解题步骤,为学生提供了结构清晰、可自主学习的优质材料。

洪毅博士则分享了AI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应用,通过AI工具提升学生在建模、编程和学术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效率提升与课程优化:教学创新的多维探索

除了AI的深度融合,本次研讨会还展示了技术在优化教学管理和课程内容方面的多样化应用。

在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方面,赵忍博士开发的“大型模块行政流程自动化”工具,将原本需数小时的成绩合并与核对工作缩短至数秒,显著提升了教学管理的准确性与效率。

刘伊娜博士带领团队编撰“工程数学参考书”,通过真实工程案例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应用的桥梁。

此外,张喆昊博士的“精算学差异化方案”也展现了专业课程的精细化建设与持续创新。

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示了数学物理学院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力与研究能力。与会教师表示,分享会内容丰富、富有启发,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与方法。

张若男博士总结道:“通过本次分享,我们看到了大家将AI及流程优化应用于教学实践,这既顺应了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契合了大学的整体战略方向。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能激励更多教师拥抱变化,共同探索未来教育的更多可能,让学生在更具启发性和支持性的环境中成长。教学专项研讨会接下来也会组织其他专题,例如学生帮助中心的建设与发展,TDF 申请指南,线上测试设计等等,欢迎各位同事积极参与。”

(记者、摄影:刘沁茹)

202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