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10月)

2025年11月03日

 过去的一个月间,《光明日报》《留学》杂志、《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苏州日报》《昆山日报》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关注并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内容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AI”战略探索与实践、师生风采、专家观点、对外交流与合作和校园动态等。中国国际电视台和Quacquarelli Symonds杂志等外文媒体关注并报道了西浦,内容包括专家观点和学院介绍。

  1. 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AI”战略探索与实践

《新华日报》:AI颠覆传统教育?西浦绘制数智时代育人新图景

导读:《新华日报》10月17日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AI”战略的举措与成果。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I时代,教育核心目标应该是帮助人在复杂、不确定、虚实交织的外部环境中活得更加静心、明白、有意义”,与此相应的,教育核心目标的转变也将引发学习、教学、课堂形态、评估方式、大学生态的系统性变革。

  1. 师生风采

《新华日报》:西浦学子斩获全国一等奖!AI技术革新工业控制获权威认可

导读:据《新华日报》9月24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学生团队研发的“AI助力工业控制智能化”系统,在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江苏省一等奖及全国一等奖。

该新闻亦吸引了《现代快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媒体报道。

苏州日报:陈正|爱邪修的“泥巴”博士

导读:《苏州日报》10月15日发布的文章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陈正博士团队的突破性发现。这位不爱混圈子、爱带学生“玩泥巴”的“邪修”博士,有着其独特的科研路径——从自制实验“神器”到校园里开辟试验田。他和团队将一次偶然的水渠边的驻足,转化为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的重大成果,为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颖的自然解决方案。

  1. 专家观点

《中国科学报》:席酉民对话王树国——未来,我们的大学应该什么样

导读:据《中国科学报》9月30日报道,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不久前应邀来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参加该校未来教育学院主办的“2025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现场考察对话”活动。他与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展开了一场关于“ 未来,我们的大学应该什么样”的对话。

《苏州日报》:理论圆桌 | 全力探索数智变革的苏州范式

导读:9月30日,西浦国际商学院汪潇博士和跨界对标学堂CEO常云磊在《苏州日报》上发表观点文章。他们认为,在数智科技革命浪潮以及乌卡时代的影响下,苏州需要更好发挥“政府创业主义/政府的创客精神”,顺应技术浪潮的趋势,以科技商学院为重要依托,长效赋能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的发展。

  1. 对外交流与合作

《光明日报》:赋能iBEST人才培养 第十一届行动学习论坛举办

导读: 据《光明日报》9月23日报道,19日,第十一届行动学习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开幕。论坛以“行动学习:赋能iBEST人才培养”为主题,旨在探索更契合中国情境的行动学习模式。主旨演讲环节,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以“UACCS与和谐管理理论”为题,分享了和谐管理理论的框架与发展。

该新闻亦吸引了央广网、《中国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广州日报》、东方网等媒体报道。

中国教育电视台:共探AI时代大学人才培养新路径

导读:据中国教育电视台10月26日报道,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大学教育与未来人才培养论坛”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与育人新范式。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受邀出席并围绕《全球视野,本土理解,国际行动——未来教育的探索》,分享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融合经验。

他表示,AI带来知识泛滥等挑战,教育目标应从“防无知”转向培养创造力与人机协作能力。未来教育呈跨校跨国、需求导向、技术驱动等特点,大学应改革教学模式,保留学术活力,培养学生独特智慧。

《昆山日报》:生物多样性耕出万物共生

导读:据《昆山日报》9月25日报道,“新江南 会生活”生活派线下分享第一季在久橘咖啡馆开启。分享会以“土地知道答案”为主题,邀请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邹怡、何雪清两位专业学者,为大家分享“土地有意思”“生态有意思”讲座。

《留学》杂志:在银川,破解国际教育可持续发展的N种可能

导读:据《留学》杂志9月26日报道,19日至20日,ESD2025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与RAISE2025亚洲国际学校大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深度回应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倡议。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张晓军教授受邀出席活动并指出,AI时代的教育必须从“工具赋能”转向“模式重塑”,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以真实问题为核心的学习生态,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与自主成长力。

《现代快报》:苏州高校与韩国水原市签署合作备忘录,跨国共创可持续城市

导读:据《现代快报》9月26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接待了韩国水原市市长李在俊率领的市政府及水原研究院代表团来访,并与水原市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双方在教育、产业合作和城市创新发展等领域的未来合作奠定基础。

该新闻亦吸引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等媒体报道。

《江南时报》:苏州博士联合会科创分会成立 汇聚最强大脑赋能长三角科创发展

导读:据《江南时报》10月20日报道,18日,苏州博士联合会科创分会成立大会暨博士创业路演会在苏州市双创中心成功举办,众多领导、院士专家、创投精英、博士同仁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苏州高层次人才赋能科创发展的重要时刻。在专家演讲环节,西交利物浦大学汪潇博士受邀出席,并分享真知灼见,为博士创业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科学报》:2025年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工程国际会议召开

导读:据《中国科学报》10月21日报道,17日至19日,2025年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工程国际会议(ICBAIE 2025)在上海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召开。西交利物浦大学黄彪教授受邀出席并分享了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与前瞻性思考。

  1. 校园动态

《江南时报》:跨越国界的见之约 中泰青年用艺术庆祝半世纪友谊

导读:据《江南时报》10月20日报道,“面/Sen——中泰建交50周年艺术展”在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开幕。展览由西浦人文社科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联合举办,以“面”为媒,通过绘画、平面艺术、影像与纪录片等形式,呈现了两国青年对文化交流的多元理解与无限创意。

该新闻亦吸引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和《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1. 多语种媒体报道

中国国际电视台:芯片之争|美国能否遏制中国半导体崛起?

导读: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之下,半导体产业的未来成为焦点。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创业与企业港助理教授海佳伟博士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时指出,人才才是技术背后最持久的创新源泉。

Quacquarelli Symonds杂志:创新生态助力,中国筑全球商科教育高地(英国)

导读:据英国 Quacquarelli Symonds杂志10月18日报道,西浦国际商学院正崛起为一所全球领先的商学院。它凭借全英文授课、双学位项目,以及让学生直接接触中国前沿商业实践与创新资源的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际学子。

(编辑:陶韵吉 王国娟)

2025年11月03日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9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9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贵州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方都市报》《文汇报》...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7-8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7-8月)

过去的两个月间,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光明网、新华网、中工网、《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春城晚报》《陕西日报》、...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5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5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人民日报》、央视网、《留学》杂志、《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神州学人》《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