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今年暑假,西浦人文社科学院与潍坊安心驿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签约,共建实习基地,共同见证“大手拉小手,亲子共成长”亲子营活动圆满结营,为卡车司机家庭及其子女提供关怀与教育支持,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连接社区的教育理念。

关注卡车司机群体的“隐形困境”

在西浦课堂中遇见成长方向
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康明斯(中国)等单位的支持下,潍坊安心驿站于今年8月4日至8日在苏州、无锡两地举办了第三期亲子营。来自六省的13组家庭齐聚江南,展开了五天四夜的融合学习与成长之旅,并特别来到西浦人文社科学院。

西浦中国研究系为孩子们开设了独具特色的“生涯规划课堂”,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目标与成长方向。亲子营家庭在教学楼、博物馆与图书馆中沉浸式感受西浦开放、多元、国际化的校园氛围。林乐峰博士以“梦想与努力”为主题,与孩子们亲切互动,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意义,明确未来目标。

在 “十年以后的我” 主题演讲中,孩子们勇敢畅想未来,展现出自信与希望。来自中国研究系的郑博元、杨若涵、关元博、魏丽堃、鲍美昕和郑嘉宁六位本科生也全程参与。他们以“十年后的大学生”的视角与孩子们交流、互动,分享学习与成长的体会,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学习的意义,也让“西浦课堂”更具温度和启发性。
校社携手共建:让学术扎根社会
活动期间,林乐峰博士代表西浦人文社科学院与潍坊安心驿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签署实习基地合作协议。

潍坊安心驿站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机构始终致力于改善卡车司机的实际处境,望此次共建能为西浦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研究场景,也期待有更多师生接力参与卡车司机和货运中国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沈原教授认为,合作为“学界–业界”搭建了新的联动桥梁,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新范式。传化基金会长期关注卡车司机群体,与清华大学团队合作出版《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后,在全国推动“卡车司机安心驿站”计划,为司机提供支持网络。
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马丹博士也表示,期待双方的合作围绕卡车司机服务等民生议题,产出更多具社会影响力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传化慈善基金会执行总干事王卓群补充,基金会将继续支持高校与公益组织的深度衔接,推动专业社会服务扎根基层、惠及更多群体。

林乐峰博士表示,西浦是一所开放、包容的大学,欢迎并拥抱来自社会各界的交流与连接。人文社科学院更是始终关注社会现实,以学术研究和切实关怀回应真实的社会需求。
“此次合作正是西浦开放精神与人文学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林博士说,“它不仅促进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也让学术扎根社会,让社会看见学习人文社科的价值与力量。”
林乐峰博士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与潍坊安心驿站携手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协同平台。
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西浦学生前往潍坊安心驿站实习,持续跟进和研究卡车司机工作及家庭的相关社会议题,而不仅停留在一次性活动层面。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建设一座交叉学科的人文社科实验室,并成立‘中国卡车司机关注小组’,让学生能够长期参与相关学术研究与公益活动。在研究中理解社会、在行动中回应社会。”
(素材来源:潍坊安心驿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记者:顾已一 黄若涵 照片提供:林乐峰)
202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