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过去的一个月间,全国多个省市累计近40家媒体发布西交利物浦大学相关报道近120篇,美誉度与关注度又创新高。《中国青年报》《现代快报》《贵州日报》、潮新闻(浙江)、新黄河(山东)、《青岛日报》(山东)、《春城晚报》(云南)、《黑龙江日报》《沈阳晚报》、东北新闻网(辽宁)、封面新闻(四川)、西部网(陕西)、《苏州日报》《姑苏晚报》、苏州交通广播、苏州儿童广播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聚焦西浦,话题包括招考动态、专家观点、科研成果、学子风采、校园动态、对外交流与合作等。相较去年,西浦在江苏、浙江、陕西、贵州、云南、四川、山东、黑龙江、辽宁和吉林等省份的曝光度和关注度持续上升。
-
招考动态
国家级媒体聚焦西浦
《中国青年报》多媒体矩阵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青年观察家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和“中青校媒”微信公众号都对西浦进行了报道。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西交利物浦大学:全面构建“教育+AI”体系,引领未来教育新模式
导读:6月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全面构建“教育+AI”体系,引领未来教育新模式。作为中外合作大学标杆,西浦发布《教育+AI战略框架2025-2028》,通过AI助教系统、智能学习平台等创新举措,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报道重点介绍了该校与科大讯飞、百度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以及学生在AI领域的创新实践。
中青校媒微信:直播|云端漫步西交利物浦!国际化校园生活全景直播,等你来解锁!
导读:6月21日,中青校媒发布预告“冲线——2025高校招生直播”西交利物浦大学专场活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于6月22日上午10:30通过《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进行云端直播,展现其国际化办学特色。
《中国青年报》青年观察家微信:西交利物浦大学:构建未来教育生态 培养全球化精英人才
导读:6月27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观察家”微信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构建未来教育生态的创新实践。作为中国规模领先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不断探索大学新形态,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前瞻性的教育模式,为未来教育提供了“西浦方案”。其2024届毕业生深造率达89%,42.9%进入全球前十名校。报道重点介绍了西浦与百度合资成立的“浦度智融”AI企业,以及自主研发的西浦君谋AI平台在教育场景的深度应用。
地方媒体聚焦西浦
陕西省媒体
西部网:西交利物浦大学招生季系列报道 (6月15日-29日)
导读:“西部网”围绕西浦的国际化教育、育人特色、教育+AI、优秀学子、全球文化与语言学苑、智能工程学院和理学院、西浦国际商学院和数学物理学院、西浦慧湖药学院和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设计学院和人文社科学院和升学与就业等主题进行了系列报道。
四川省媒体
封面新闻客户端“西交利物浦大学”专题页面围绕教育+AI、升学与就业、师资力量等对西浦进行了报道。
封面新闻:构建“教育+AI”跨学科体系,西交利物浦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导读:6月22日,封面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在AI时代的教育创新实践。作为中外合作办学典范,西浦正构建“AI支持的教育体系”:自主研发西浦君谋AI平台,打造智能学习生态系统;通过AI素养课程、导师系统和项目制教学,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建构的转型。同时,学校深化产学研融合,与百度等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培养适应未来的AI人才。
报道特别提及西浦学子运用AI工具在美国大学生物理建模竞赛中斩获佳绩的案例,展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成果。
封面新闻: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推动“不设限”的教育
导读:据封面新闻6月23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分享了在该校的成长体验,强调其国际化氛围、科研支持与产学研资源如何助力个人发展。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融合中美英教育优势,构建了独特的“五星”育人模式,包括全英文教学、教育+AI及多元化奖学金体系,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封面新闻: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为何能在升学与就业中占据优势?
导读:6月24日,封面新闻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在升学与就业中的突出表现。数据显示,2024届国内统招本科毕业生93.39%落实去向,其中88.99%选择升学,42.9%进入全球前十名校。
封面新闻:这些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斩获世界名校录取
导读:6月27日,封面新闻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斩获世界名校录取的卓越表现。文章聚焦三位优秀毕业生:哈佛全奖得主李嘉旖、哥伦比亚大学录取者刘一霖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者钟云洲,展现该校通过国际化师资、研究导向型培养和产业融合教育模式助力学生成长。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强调,学校以“创新生态模式”重塑未来教育,其2024届毕业生中88.99%选择深造,42.9%进入全球前十名校,印证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育人成效。
云南省媒体
《春城晚报》多媒体矩阵
《春城晚报》报纸及“开屏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围绕招生官寄语、育人理念、教育+AI、一流专家学者、国际化育人环境和学生就读体验分享等方面对西浦进行全方位报道。
《春城晚报》:老师寄语 提笔如握星光 合卷即赴山海
导读:高考前夕,春城晚报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21所知名高校云南招生组负责人,为云南考生送上祝福,为每一位执着追梦的云南学子加油鼓劲。
西交利物浦大学云南招生负责人程熙然写道:亲爱的云南学子们,为你们送上最诚挚的高考祝福!愿你们执笔为剑,梦在咫尺,金榜题名,西交利物浦大学期待你们的加入!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客户端:向未来而生,西交利物浦大学引领教育革新
导读:据6月23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客户端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正以创新教育模式引领高等教育变革。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构建了“幸福生活、成功人生”的育人体系,并率先实施“教育+AI”战略,通过自主研发的西浦君谋AI平台等数字化手段,打造个性化教育新范式。文章特别介绍了跨学科培养的优秀学子案例,以及学校2025年推出的覆盖全年学费的新生奖学金计划。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客户端:国际一流专家学者赋能,西交利物浦大学培养学生全球竞争力
导读:据6月25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客户端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通过引进国际一流师资提升办学水平。文章重点介绍了新加盟的智能机器人学院院长Mohd Rizal Arshad教授和数学物理学院院长丁津泰教授等顶尖学者,以及多位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的教师团队。西浦依托2300余名国际化师资和全英文教学环境,构建了涵盖95个国家和地区师生的多元文化校园,其全球文化与语言学苑通过创新语言教学,助力学生获得全球竞争力。
《春城晚报》官方微信: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云南学子登上国际舞台
导读:据6月25日《春城晚报》官方微信及27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客户端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云南籍学子钟云洲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斩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录取。报道指出,西浦2024届国内统招本科生升学率达88.99%,其中42.9%进入全球前十名校,展现了该校国际化教育的卓越成果。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抖音:云南学长手握3所世界顶级offer!
导读:6月28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抖音号发布了云南籍学子钟云洲分享就读体验的视频。钟云洲目前就读于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在今年申请季他共获得了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研究生offer。
贵州省媒体
《贵州日报》多媒体矩阵
《贵州日报》及其“天眼新闻”客户端、“天眼贵州都市”微信公众号及“天眼贵州都市”微信视频号,均对西浦进行了报道。
《贵州日报》:西交利物浦大学今年在贵州招生117名 中外合作办学带给你“不出国的留学”
导读:6月25日,《贵州日报》及其天眼新闻客户端报道了中外合作办学标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办学特色与2025年招生政策。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提供“2+2”与“4+X”灵活学制,毕业生可获中英双学位,2024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85%,其中42.9%进入全球前十名校。报道特别提及西浦2025年在贵州招收117人(历史类17名、物理类100名),并详细介绍该校全英文教学及新生奖学金政策(最高可覆盖全年学费),为贵州学子提供国际化升学选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这所大学可以入学后再选专业!
导读:6月26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灵活的“大类招生+自由选专业”培养模式,为贵州考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新思路。作为中外合作大学标杆,西浦2025年在贵州招收117人(历史类17名、物理类100名),考生填报时仅需选择专业大类。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可在所有本科专业中进行专业选择,并享受全英文教学环境。
报道特别强调,西浦多个专业获ACCA、IET等国际权威认证,其环境与生态学、工程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为学生提供“不出国留学”的高质量国际化教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只要够优秀可拿37万元+奖学金!这所中外合办大学有机会免费读
导读:6月28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天眼贵州都市微信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2025年新生入学奖学金政策。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设立三类入学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全额学费)、一等入学奖学金(半额学费)及二等入学奖学金(1/4学费),覆盖全国统招新生。贵州考生2024年已有7人获奖,获奖条件以高考位次为准,无需单独申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从贵州到苏州,她用奖学金点亮梦想!西浦2024年新生入学奖学金获得者亲述:全英文课堂、跨文化成长…西浦这一年值不值?
导读:6月28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天眼贵州都市视频号发布了贵州籍学子陈潇雅关于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就读体验分享视频。她于2024年获得西交利物浦大学新生一等入学奖学金,目前就读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AI如何助力大学生成长?这所大学正在实施“教育+AI”战略
导读:6月29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教育+AI”战略重构未来教育生态的创新实践。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通过打造多个AI工具:西浦君谋AI平台、教育元宇宙及超算中心等技术手段,全面赋能教学与科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从本科开始创新创业!这所大学创业家学院带你高起点出发
导读: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6月30日报道,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携手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行业学院,推行“1+3+X”培养路径。学生大二起即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八大暑期训练营覆盖科研、创业、实习全链条。首届毕业生近九成入读全球百强名校,第二届毕业生获字节跳动、哥大等名企名校青睐。
山东省媒体
《济南日报》新黄河客户端、抖音和《青岛日报》官方微信、观海新闻客户端均对西浦进行了报道。
《济南日报》新黄河客户端:直通世界名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师资护航成长
导读:6月27日《济南日报》新黄河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经过近二十年发展,探索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五星”育人模式和学生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现代大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校以来,西浦一直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选聘师资,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西浦现有教师2300多名,专业课教师均具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济南日报》新黄河抖音:山东学霸收获5封全奖直博录取通知!带你揭秘名校通关秘籍!
导读:6月29日,《济南日报》新黄河抖音发布视频,报道了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的山东籍学子郭添雨的故事。在视频中,她分享了自己收获5封全奖直博offer的学习秘诀。
《青岛日报》官方微信:太牛了!山东小伙李逸凡,收获牛津、剑桥等7所顶尖院校录取通知书!
导读:6月28日和30日,《青岛日报》微信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毕业生李逸凡的卓越学术成就。这位山东学子本科期间在西浦数学系深造,凭借优异的学术表现,成功收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7所世界顶尖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报道指出,西浦作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其“四大导师体系”和国际化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4届毕业生中近九成进入世界百强高校深造,42.9%被全球前十名校录取。2025年,西浦还设立了最高可覆盖全年学费的新生入学奖学金,助力优秀学子实现国际化教育梦想。
浙江省媒体
《浙江日报》多媒体矩阵
《浙江日报》潮新闻客户端、官方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均对西浦进行了报道。
《浙江日报》潮新闻客户端:这所中外合作大学,你真的了解吗?
导读:6月27、28日,《浙江日报》潮新闻客户端和官方微信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的国际化教育实践与创新探索。作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西浦融合中英教育优势,打造“五星”教育体系,并积极推动“教育+AI”战略,推出西浦君谋AI平台和AI助教,赋能教学与科研。报道显示,西浦2024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88.99%,其中42.9%进入全球前十名校,就业学子则进入中国华电、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企业。此外,该校多位学子今年斩获哈佛、斯坦福、牛津等顶尖学府录取,展现了卓越的国际竞争力。
《浙江日报》潮新闻视频号:这所中外合作大学,欢迎每一个怀揣梦想、渴望挑战的你!
导读:导读:6月28日,《浙江日报》潮新闻视频号发布视频,聚焦浙江籍学子顾齐斌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成长故事。目前就读于西浦智能工程学院的顾齐斌,凭借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已成功斩获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录取资格。
东北地区媒体
《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客户端、《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及抖音、东北新闻网围绕优势专业、优秀学子、国际化合作、育人特色等对西浦进行了报道。
《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客户端:汇聚中外教育优势,西交利物浦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
导读:6月25日,《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融合中英教育优势,构建“五星”教育体系,通过全英文教学和不同专业的多维优势培养全球视野人才,毕业生获中英双学位。
《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客户端:选择西交利物浦大学,东北学子敲开世界名校大门
导读:6月26日,《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教育成果,东北学子李嘉旖、刘一霖通过西浦培养成功获得哈佛、哥大等世界名校录取。2024届毕业生88.99%选择深造,42.9%进入全球前十高校。西浦2025年特设最高可覆盖全年学费的新生奖学金,助力优秀学子实现国际升学梦想。
《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客户端:全球学府青睐,西交利物浦大学培育国际化人才
导读:6月27日,《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客户端报道了黑龙江籍学子刘一霖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的成长故事。作为西浦供应链管理专业学生,刘一霖凭借国际化教育背景和扎实的专业能力,成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等世界名校研究生录取。报道指出,
西浦2024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88.99%,其中42.9%进入全球前十顶尖学府,就业学子则受中国华电、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企业青睐。西浦凭借全英文授课、高水平师资(包括多位“中国高被引学者”)及暑期本科生研究项目(SURF)等特色培养模式,持续为学子搭建通往全球舞台的桥梁。
黑龙江新闻网:西交利物浦大学全面推行“教育+AI”战略
导读:6月28日,黑龙江新闻网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全面推行“教育+AI”战略的创新实践。作为中外合作大学的典范,西浦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达88.99%,其中42.9%进入全球前十名校。报道重点介绍了西浦构建的AI支持教育体系,包括推出西浦君谋AI平台、开设AI素养课程、打造AI导师系统等创新举措,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的未来人才。
《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从西浦到哈佛,辽宁女孩为国际化教育写下注脚
导读:6月19日,《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李嘉旖的成长故事。作为西浦慧湖药学院首届应用统计学(生物统计方向)专业学生,李嘉旖在校期间参与国际竞赛获金奖、发表SCI论文,最终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文章通过李嘉旖的案例,呈现了西浦跨学科培养、国际化师资等特色如何助力学生实现世界名校梦想。
《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3.39%!西交利物浦大学全球竞争力获实证
导读:6月19日,《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聚焦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办学成果,介绍了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3.39%的亮眼成绩。报道特别强调,西浦通过双学位体系、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等特色培养模式,为东北学子搭建了通往国际舞台的优质平台,2025年将继续提供优厚奖学金政策。
《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特色专业+校企联合培养,苏州这所大学锻造学子国际竞争力
导读:6月21日,《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通过特色专业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100%进入全球前50名校深造。
文章重点介绍了西浦与华芯邦等企业共建研究院、实施双导师制等产教融合实践,以及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行业精英培养模式,展现了该校“专业+产业”深度对接的办学特色。
《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全球师资、五星育人|西交利物浦大学点亮学子未来
导读:6月21日,《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通过“全球师资+五星育人”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显著成效。文章以黑龙江学子刘一霖获哥伦比亚大学等8所名校录取为例,展现了西浦四大导师体系、暑期科研项目等特色培养机制。报道重点介绍了该校2300余名国际化师资力量,包括智能机器人学院院长Mohd Rizal Arshad教授等顶尖学者,以及全英文授课环境对学生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正在助力更多学子走向世界舞台。
《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四大导师助力成长,西交利物浦大学护航学生“进阶”之旅
导读:6月25日,《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聚焦西交利物浦大学独具特色的“四大导师”育人体系。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通过学术导师、学友导师、成长顾问和校外导师的全方位指导,为学子成长保驾护航。报道以西浦慧湖药学院李嘉旖等优秀学子为例,展现该校“研究导向+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如何助力学生获得世界顶尖名校录取。文章同时介绍了西浦与苏州工业园区、国家超算中心等机构的深度合作,为学子提供丰富的科研实践平台。
《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西交利物浦大学全面构建“教育+AI”体系,培养融合式智慧人才
导读:据6月26日《沈阳晚报》指尖新闻客户端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正全面构建“教育+AI”创新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融合式智慧人才。西浦通过开发西浦君谋AI平台、设立AI素养课程、打造AI导师系统等创新举措,构建了完整的AI赋能教育体系。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强调,AI是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学校最新发布的《教育+AI战略框架2025-2028》将重塑未来教育范式,培养学生驾驭AI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
《沈阳晚报》指尖新闻抖音:沈阳学姐手握宾大/港大/新国立研究生offer!西交利物浦大学全英文教学+本科生做科研助力世界百强名校录取
导读:6月24日,《沈阳晚报》指尖新闻抖音发布了“沈阳籍学子分享就读体验”的视频。视频中,毕业于沈阳市第二中学,现就读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大四学子张馨元讲述了她在西浦四年的收获与成长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她在今年申请季共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研究生offer。
东北新闻网:西交利物浦大学|四大导师体系铸就高质量毕业生
导读:6月20日,东北新闻网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四大导师体系”助力学生高质量升学和就业的育人成果。报道以黑龙江籍学生刘一霖为例,详细解读了西浦学术导师、学友导师、成长顾问和校外导师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展现这一体系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
东北新闻网:深耕国际化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培育全球视野人才
导读:6月21日,东北新闻网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果。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通过全英文教学等特色培养体系,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国际教育环境。报道以获哈佛全额奖学金的李嘉旖等学子为例,展现了该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何助力学生获得全球竞争力。西浦2025年将提供最高覆盖全年学费的新生奖学金,持续吸引优秀生源。
东北新闻网: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师资,引领高水平人才培养
导读:6月22日,东北新闻网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按照世界名校标准全球选聘师资,现有2300余名教师均具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文章指出,西浦以创建研究导向的国际大学为发展方向,建校19年来,西浦不断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先后部署了研究导向的专业精英教育(西浦1.0),融合式创新创业的行业精英教育(西浦2.0),以及未来导向、平台营造、技术赋能、融合共生的教育创新生态(西浦3.0),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东北新闻网: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教育助力东北学子探索世界
导读:6月23日,东北新闻网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教育助力东北学子成长的典型案例。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浦通过跨学科培养、科研实践等特色教育模式,为东北学子搭建通往世界舞台的桥梁。报道以辽宁籍学生李嘉旖(获哈佛、斯坦福等名校录取)和黑龙江籍学生刘一霖(获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为例,展现了该校"研究导向型"教育体系如何激发学生潜能。
东北新闻网: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AI”,引领未来教育新范式
导读:6月24日,东北新闻网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AI”战略的创新实践。作为中外合作大学标杆,西浦正在重塑未来教育范式,为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具有“融合式智慧”的创新型人才。
江苏省媒体
《现代快报》和《姑苏晚报》等江苏省级媒体和苏州市级媒体围绕国际化教育、育人理念、招生政策等方面对西浦进行全方位报道。
《现代快报》:校长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钞秋玲:“AI”上西浦,定义未来
导读:据《现代快报》5月28日报道,2025年高考倒计时第10天之际,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钞秋玲通过现代快报“AI上名校·2025校长说”栏目,为广大高考生送祝福。“此刻,我以最诚挚的热情,向你们介绍西交利物浦大学,希望你们能深度了解西浦,‘AI’上西浦,选择西浦。”
该报道、海报及视频于当天同步上线《现代快报》抖音、现代快报网、《现代快报》现代+客户端、《现代快报》视频号等多媒体平台。
《姑苏晚报》微信:本科升学率近九成!苏州这所高校厉害了!
导读:据《姑苏晚报》微信6月30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升学率近九成(88.99%),超四成入读世界前十名校!作为苏州的中外合作大学标杆,西浦融合中美英教育精华,创新打造“五星”育人体系,并全面拥抱AI,推出西浦君谋AI平台等工具,擘画未来教育蓝图。
-
专家观点
《苏州日报》:以开放创新为引擎破局全球贸易新挑战
导读:5月27日,《苏州日报》刊发西浦智库助理教授林巧燕的署名文章《以开放创新为引擎破局全球贸易新挑战》。文章聚焦昆山应对全球贸易摩擦的创新实践,指出昆山通过引导企业智能化升级、超常规稳订单、开拓新兴市场等举措稳固外贸底盘,2025年拉动进出口增长2.5个百分点。
搜狐:全球文科衰落潮无法阻挡?席酉民:AI越发展,人文社科越重要
导读:6月3日,搜狐新闻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关于AI时代人文社科价值的深刻见解。席酉民教授指出,尽管全球高校出现文科缩招趋势,但AI的快速发展反而凸显了人文社科的重要性——机器可替代工具性技能,而人文教育培养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和价值观才是应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席酉民教授强调,未来教育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非仅追求技术熟练度,这一理念正在西浦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中得到验证。
-
科研成果
央视网:科学家在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发现“超级地球”
导读:6月3日,央视网报道了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德国汉堡天文台、西交利物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组成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在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发现“超级地球”的重大突破。该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标志着人类在系外行星探测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新线索。科学家表示,这颗年轻恒星系统中的发现,将推动对“宇宙生命独特性”这一终极命题的探索。
该新闻亦吸引了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科学网、《科技日报》《都市时报》、环球网、凤凰网、澎湃新闻、潮新闻等媒体报道。
《扬子晚报》:从鸟群迁徙到猫叫配乐,西交利物浦大学两项研究登上国际顶会
导读:6月18日,《扬子晚报》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两项研究成果在第43届人机交互国际大会(CHI 2025)上的突破性表现。
其中,智能工程学院俞凌云博士团队开发的“RouteFlow”轨迹可视化系统斩获“最佳论文奖”,该系统通过仿公交线路的算法设计,清晰呈现候鸟迁徙等复杂运动轨迹;另一项由硕士生徐万芳主导的多模态AI音乐系统,支持用户通过哼唱、图像甚至猫叫声与AI协同创作音乐,极大提升了艺术表达的直观性。
该新闻亦吸引了《现代快报》和《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
学子风采
《中国青年报》:从“粮仓”到“才仓” 小城大爱 为年轻梦想“量体裁衣”
导读:6月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江苏太仓从“皇家粮仓”转型为青年人才高地的创新实践。报道特别提到,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博士生陶政依托当地低成本创业环境开设连锁咖啡店,体现了校地融合对青年创新的支持。
-
校园动态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做教育︱苏州论道“大健康”|国际视野下的人文医疗探索——聚焦生命关怀“心”路径
导读:5月29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苏州举办的首届国际健康人文研讨会。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近7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健康传播、老龄化护理、艺术疗愈等议题展开跨学科对话。
该新闻亦吸引了《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
《扬子晚报》:科技与创意共生|西浦学子呈现AI时代的青年表达
导读:据《扬子晚报》6月5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在西浦南校区与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校园同步举行。来自文化与创意产业硕士专业及包括广播电视学、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在内的四大本科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涵盖影视、虚拟交互、AI创作、文化装置等多类型、多媒介的毕业创作,展示出学院在数字创意教育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
该新闻亦吸引了《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
苏州交通广播:家人们谁懂啊!这堂艺术课能让人秒变 “艺术家”
导读:6月6日,苏州交通广播报道了与西交利物浦大学联合媒体打造的《城市课堂》第四季第四课。7日晚7点,西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助理教授陈钟昊老师带领观众以“科技+艺术”方式参与中国园林装置创作,体验从观展者到艺术创作者的转变。
作为国际新媒体艺术家,陈老师擅长用游戏化方式降低艺术门槛,其课程通过电子工具实现自然元素的互动转化。据悉,该项目已举办三季12期课程,累计吸引超300万观众,本季已陆续推出脑机接口、环境科学等跨界主题。
《太仓日报》:协同育人结硕果 西浦太仓校区举办生态合作伙伴大会
导读:6月9日,《太仓日报》报道了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举办“生态共进——2025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的盛况。大会集中展示了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通过“技术+创新创业”融合式教育模式,与太仓高新区及行业领军企业协同育人的丰硕成果。会上,西浦与多家企业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发布了“浦创汇太仓青创平台”政策赋能计划,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更优渥的成长土壤。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表示,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不仅创新了人才培养方式,更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了创新活力。
该新闻亦吸引了《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
-
对外交流与合作
《现代快报》:“2025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年营造师”国际交流活动在苏州启动
导读:据《现代快报》5月25日报道,24日,“2025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年营造师”国际交流活动在苏州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同步启动了“2025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年营造师创新案例展览”,展览以“保护、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涵盖传统建筑、园林、历史街区等多类文化遗产的案例,是国际视野下的优秀青年实践成果。
本次活动自2025年初公开招募以来,共受理申报案例65项。评审工作严格遵循评选程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常青教授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统筹组建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涵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等权威学术机构,以及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等国际知名机构专家代表。
该新闻亦吸引了《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做教育︱数字技术遇见东方美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禅意花园亮相设计上海2025
导读:据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6月6日报道,4-7日,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在第12届“设计上海”呈现了以“流动的禅意花园”为主题的展览,将数字建造技术与东方禅意美学相融合,打造一处充满静谧与科技感的沉浸式空间。
该新闻亦吸引了《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新华日报》:全球专家共谋量子安全未来!第七届亚洲后量子密码论坛在苏州举行
导读:据《新华日报》6月12日报道,在量子计算对传统密码体系威胁日益迫近的全球背景下,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数学物理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亚洲后量子密码论坛、第五届西浦丁实验室后量子密码会议暨第二届国际后量子密码迁移会议于5月31日至6月1日在苏州成功举行。
来自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约150位学界、政界和业界顶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量子计算崛起对现有密码系统构成的潜在威胁,以及向后量子密码(PQC)过渡对全球网络空间安全的关键意义展开深入探讨。
该新闻亦吸引了《现代快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和《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编辑:陶韵吉、王国娟
2025年07月04日
相关新闻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5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人民日报》、央视网、《留学》杂志、《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神州学人》《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日...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4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神州学人》《春城晚报》(云南)《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中国江苏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3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金融时报》《中国改革报》、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