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规划与设计教育国际研讨会。
本次国际研讨会由西浦发起,苏州大学和苏州科技大学共同举办。
西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主任、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陈雪明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他说:“中国政府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开启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规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2016年2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这一国家城镇化政策的新方向将对我们的规划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在主旨演讲环节,南京大学崔功豪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南京大学规划教育的40年历史;旧金山州立大学李冰教授阐述了中国如何影响全球规划教育;香港大学克里斯•韦伯斯特教授介绍了香港大学城市实验室及其项目和研究成果。
第一天的小组讨论围绕中外规划与设计教育,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及其对规划与设计教学的影响展开。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李冰教授、香港大学克里斯•韦伯斯特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欧大方教授等专家就国际规划教育如何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贡献与与会者分享了观点。
第二天的议题集中在国内规划与设计教育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国际化以及对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来自苏州大学的周国艳教授、苏州科技大学的范凌云教授、同济大学的耿慧志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欧大方教授等专家学者分享了真知灼见。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在论坛中指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教育需要立足当下,但更需要放眼未来,也谈到了西浦正在探索的融合式教育即试点计划,获得与会嘉宾的强烈反响。
部分与会嘉宾还参观了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
(供稿: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编辑: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