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故事 | 2020魔幻年 出国留学还是个好选择吗?听听被全美最牛新闻学院录取的学霸怎么说

2020年06月18日

编者按: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完全打乱了许多学生的留学计划。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令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陷入两难,迫使人们更多的去思考留学的价值。在人们为应对更为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做准备时,如果将教育视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那么优质的国际教育能够为人们创造什么价值?黄嘉慧的经历或可给予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你一点启示。

2016年春,北京汇文中学高三理科班的学生黄嘉慧主编了一本记录高中生活的文集《玉兰花开》在学校发表了。编辑并带领同学们创作这本文集的过程让她感受到了在文字中徜徉的快乐。

6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本没有打算离开北京的她做出了一个勇敢决定,她要去位于苏州的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不仅因为西浦提供的是国际化教育,更重要的是那里允许学生自由选专业。

理科生黄嘉慧要去西浦学传播学了。

小试牛刀

进入大学后,她很快适应了西浦的全英文教学、英国学制的课程安排和考核方式。她喜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同学天南海北地交流,也享受西浦提供给学生的自由成长空间。

“我可以去尝试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不给自己设限。在学校有意识的引导下,完成了从孩子到年轻成人的转变。”

那些美好的时光带给她新鲜感和成就感,也刺激了她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渴望。

从小到大,遇到不平事就会义愤填膺并且想要做点什么帮助别人,她形容自己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年少时曾整夜不睡手不释卷地读完前央视记者柴静所著的《看见》,被《穹顶之下》中柴静那句“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感动得热泪盈眶。用新闻的力量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帮助弱势群体发声——这是她对新闻业以及记者这一职业最早的价值认同。

在西浦,她通过课程和实践慢慢体会到做记者的快乐。在和同伴的努力下,她作为主编创办了全英文校园杂志X-mirror(下图)。用她的话说:“可以去关注校园甚至苏州的社会问题,然后做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是一件有意义又有成就感的事。”

异国探险

2018年秋,黄嘉慧选择“2+2”,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后两年学业。

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很快过去,黄嘉慧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怀疑人生,她有点发懵。

西浦也是英文环境,来之前她觉得什么都准备好了,自己能“搞定一切”。然而,真实的生活总不按剧本来演。除了很多生活上琐碎的事要自己料理,她更没想到的是遭遇精神上的孤独和迷茫。

向来自信和活力满满的黄嘉慧竟也显露出自闭的一面。

“我觉得自己是在奔向一个新生活,但却发现没有那么大的新鲜感。”她回忆起当时的状态。

“还有价值观上的矛盾,一度怀疑自己还要不要以记者为业。哪怕我学习的对象是西方媒体,但看到各种报道时还是会强烈质疑他们到底有没有了解中国。他们讲的故事不可避免地有他们的政治议程在,似乎很少能打破他们的刻板印象,那么我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那是一段比较丧的日子,“压力挺大的。”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月之后,身边的朋友发现她会去参加一些做蛋糕、剪纸之类的活动。

“我记得当时报名去做国际学生大使,学校经常组织那种culture connect(文化)的活动,就是给参与的人创造一个交流的环境。”

黄嘉慧开始感受到一点一点的变化,通过与不同的人交流、认识新朋友、跳出固有的圈子,她慢慢打开了自己。她感到,那个熟悉的自己又回来了。
她开始期待每一天的来到,因为她有好多事情要做。

通过所在的学生社团她要帮助叙利亚的女性难民发展茶包生意;她要为利物浦的社区报撰写报道;她还在和一个慈善组织合作策划一个旨在帮助边缘化年轻人的交互式展览。

(图片说明:帮助叙利亚难民发展茶包生意)

(图片说明:采访中国城与利物浦博物馆合作的活动)

(图片说明: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策划举办旨在帮助边缘群体的交互展览)

回看那段经历,黄嘉慧形容说这就像一个驻外记者,她需要很快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突破各种现实的、文化的、心理上的障碍去采访当地人、走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社会问题。

“比如,在利物浦,首先就是要听懂利物浦口音。一开始我去采访一个当地的艺术家,那一口浓重的口音,真的让我很沮丧!但是他的故事真是非常有意思,也可以给社区带来积极的力量。”那些曾经让她挫败的,而今已付笑谈。

(图片说明:采访利物浦当地的艺术家)

“我发现记者就是一个不断打破自己舒适圈的工作,而这正是我在生活中重新获得能量的方式。这个职业与我内在的热情很契合。”黄嘉慧说。

2019年年末,她和朋友前往波黑旅行。这个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过内战的国家持续带给她强烈的感官感受,空气中浓烟的味道、城市建筑上战火遗留的痕迹,“时刻都在提醒你这个国家结束战火不久”。

她和当地人聊天,他们给她讲述战争的记忆。她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看到那个年代成长的小朋友用的日常物品,她站在一堆糖纸、日记本和玩具前面,禁不住热泪盈眶。

“你难以想象那些跟我们同龄的人或稍微大一点的人都经历过什么,而他们还是能那么乐观的在生活,”那些场景仿佛再次浮现在她眼前,“有人给我看他的狗、他的孩子,还有人拿当时的经历开个玩笑说‘当时我就很勇敢的骑着自行车上火线了,我也不知道那就是前线。’”

“这个国家真是太不一样了,我当时就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再回到这里。“

她说,“我希望我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做新闻,期待和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碰撞。我希望能通过专注故事本身尽可能破除偏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走向成熟

在一栋办公楼门口,黄嘉慧深深呼了一口气。她告诉门卫她是第一天来工作的实习生,但实际上她是来找实习的。

她拿着简历从1楼敲门敲到了15楼,终于打动了一名韩国记者,他很欣赏黄嘉慧的决心和行动力,在其能力所及范围内为她提供了一些信息方面的帮助。

又经历了一番周折,黄嘉慧获得了一份宝贵的实习机会,也因此冲上了新冠疫情报道的前线。

“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我会为了那些故事哭、沮丧、甚至深感无力,但现在经过了疫情、居家隔离、民众抗议,我觉得我已经熬过了最焦虑最低落的时候。”

“熬过去,就是接受自己的脆弱和无力,明白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不是能靠一己之力改变,但并不代表我做的事情没有价值。”

“我对自己说,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了,那我就多读读书、多听听智者怎么说,这是让我心安、也能给我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更进一步,我现在反而觉得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有机会创造未来。就记者而言,还有比这么多重大事件发生时更需要记者提供优质信息的时刻吗?”

“所以就利用好它,做自己能做的,会好的。”

疫情在英国蔓延开之后,黄嘉慧一直留在利物浦。她对记者职业的热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历让她从全世界最优秀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先后获得全美最负盛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硕士项目(调查新闻方向)录取,该项目每年全世界只录取十人左右,培养出多位普利策奖得主,以及同样优秀的加州伯克利大学新闻学院硕士项目青睐。

四年前,黄嘉慧被西浦自由选专业的机会、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和“2+2”的学制所吸引。四年后,对于有些抽象的“国际视野”,她的体会是“它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了解以及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及认识到归根结底我们都是人,都应该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教育于我而言,就是给了我一个乌托邦,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怎么让它变得更好。”

(记者:寇博 图片提供:黄嘉慧 )

2020年06月18日

学子故事 | 通往哈佛之路:遇见大神,成为大神
科技
招生专区
西浦故事

学子故事 | 通往哈佛之路:遇见大神,成为大神

大二那年,从同学那里听说,学姐张晴获哈佛大学录取。同学说,“学姐好厉害啊,要不咱们也努力一把?”许清如当时的反应是:“想什么呢,做这个梦?” “虽然我这么回答,但...

阅读更多
学子故事 | 当场拿下全球顶尖艺术学院offer的“艺术家”
人文社科
招生专区
西浦故事

学子故事 | 当场拿下全球顶尖艺术学院offer的“艺术家”

小学五年级,周伊宁和在贴吧里认识的朋友们共同创作着独属于贴吧的杂志,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平面视觉设计。 初中二年级,周伊宁和父母一起在电影院看《大侦探福尔摩斯...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