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虚拟工作室”展览获苏州国际设计周奖项

2020年12月03日

在近日举行的苏州国际设计周上,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研究中心的展览设计展示了三个虚拟工作室的成果:“商队古驿站”、“江南公园 ”和“零土葬”,获得了设计周的最佳创意奖。

这些虚拟工作室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尝试线上绘图、思考和建模所发展起来的后疫情时代设计教育的新实践。

重塑苏州老城院落类型

虚拟工作室1“商队古驿站”由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与设计系的David Vardy、Gergely Csikvari和Glen Wash共同策划,探索了如何重塑苏州老城区的庭院住宅。这些新的 “苏州类型 ”是14个来自设计与建筑类型学模块的三年级建筑工作室的作品,由在苏州和国外的学生,以及巴厘岛、美国、俄罗斯、迪拜和意大利等地的老师共同在线上完成。

参与该项目的建筑学本科三年级学生谢海天说,此次展出的作品构思了苏州老城区富郎中巷34号居民区的改造。

“我们发现这里缺少清晰的交通流线以及居民的公共区域。”谢同学说,“所以我们创造了四个不同的空间,并将代表水对苏州人民生活影响的符号赋予到这块居民区里。”

另一名建筑学本科三年级学生李明坤说,团队希望通过他们的工作,探索如何将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并在现代语境下对苏州住宅产生新的理解。

李明坤说,苏州城市的核心元素——水,为居民的共同生活提供了平台。

“我们的设计方法以人为中心,同时我们对建筑如何正面地塑造人们的生活很感兴趣。”John Latto说,他是十四个工作室中名为“广泛复兴”工作室的导师。

“我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设计一个让不同能力水平的人都能感到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长三角的绿色心脏

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Christian Nolf博士说,水也是第二个虚拟工作室的一个重要元素。"江南公园"是一个规划愿景,它旨在将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广大地区重塑为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绿色心脏。他与同为该系导师的Flo Vannoorbeeck以及浙江大学的谢雨婷博士共同策划了这个项目。

“这块历史悠久、高度敏感的生态区域,与周边城市过度活跃的生活形成了反差,”Nolf博士说。

“由于疫情对国际旅行的限制,当地旅游业发展迅速。我们的目的是试图承认这个地区的特质,并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三个城市共同的后花园,”他说。

展览也展示了关于太浦的具体想法,这是一条100公里长的运河,它穿过江南公园,连接了太湖和上海。学生们探讨了如何将这条运河改造成一条支持慢速流动的市政脊柱,以此构建新的发展框架,并阐明了丰富的开放空间、生态系统和江南历史水乡和村庄的多样性。

“无法进行实地考察和线下团队工作,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城市规划硕士课程(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罗雯雯说。

不过,在线学习也带来了好处。

“它促进了我们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的学生伙伴和导师的交流。它还推动我们去尝试新的交流模式,比如可以在线分享的动画视频,”她说。

最近发表的两篇有关江南公园项目的论文,您可以点击这里这里进行访问。

清洁技术型火葬

第三个虚拟工作室“零土葬”由David Vardy和建筑与设计系的两位校友刘梦婷、Bryan Yan Chut Hang共同策划,他们在温州山脚下的山边墓葬与一个废弃的村落中,展示了新的可持续水基殡葬建筑和纪念景观。

水基殡葬是一种可持续的清洁技术型殡葬,David Vardy解释说。他担任建筑与设计系助理教授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一项相对较新的政策转变导致长久的土葬传统终结了,未来所有的葬礼都将是火葬。这对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有很大的影响。”Vardy说。

“葬礼是技术过程和审美行为的结合。如果要有一种新的葬礼类型,这似乎会是一个建筑学问题:如何在延续殡葬传统的基础上,发明或重塑一种新的水基殡葬传统。”

“这是13个建筑系毕业班学生的作品,每个项目都是对于未来殡葬建筑的猜想。我想未来人们基本上会选择水葬而不是火葬。可持续的生活应该包括可持续的死亡。”

“死亡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但我们终究会经历它。”刘梦婷说。

"我的项目创造了一种像星星一样的DNA储存器,用于储存水基殡葬后人们的遗骸,它替代了坟墓。"刘梦婷说,"我对这个概念感到非常自豪,当我们在祭奠已逝之人的时候,就像在仰望星空一样。"

虚拟合作

与主题十分契合的是,展览的设计过程也是虚拟的。搭建过程由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研究中心建筑助理Bryan Yan Chut Hang和刘梦婷带领,Gergely Csikvari和David Vardy在国外指导,三年级建筑、城市规划和设计模块的学生则在现场负责施工。

现场还放映了三条由西浦影视艺术学院G. D. Jayalakshmi博士监制的短片,揭示了展览作品的设计过程,并阐释了作品的内涵。Glen Wash博士的一篇文章将展览界定为对设计教育工作室和设计文化更广泛的理解。

本次展览由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和环境研究中心的再生、适应、转型研究小组,以及建筑与设计系的设计制造实验室合作设计和布置。三个虚拟工作室则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与设计系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学生的作品。

(记者:钱懿 翻译:陆柯羽 图片提供:姚裕秋、郑菲、尚远芳)

2020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