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优秀校友 | 青年导演董泠歌:创作只是为了创作本身

2021年03月09日

凌晨一点,疫情下伦敦的夜鸦雀无声,投了20多个电影节却接连被拒的董泠歌正百无聊赖的熬夜刷手机。 “滴滴滴“,突然地一串新邮件提示音打破了这份寂静。“邮件里写着:2020 IndieX Short Film Festival影展最佳剧情短片奖授予青年导演董泠歌执导作品《此时无声》(The Dark Year)。”时至今日,泠歌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董泠歌,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媒体与传播学系的一名18届的毕业生,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被伦敦电影学院录取,攻读电影制作硕士。

同年,《此时无声》也入围了伦敦启航国际电影节年度展映。

“做一个纯粹的创作者,去生活”

“《此时无声》是一部以‘反叛’为内核的短片,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将目光投射到‘小人物’,平凡个体的故事上。”泠歌说。

在某个世界里,电力没有被发明出来,这个世界唯一的电力来源是依靠人和人相爱产生的化学反应去发电,因此只有成双成对的人们可以享受光明和温暖。女主人公Bella因伴侣意外去世而失去了电力来源,又冷又黑暗的冬天快要来了,但丧夫的悲痛还未过去,她正面临着是否要忍住悲痛,为了生存继续寻找下一任“爱人”的两难的选择。

这是一个展现平凡微小的个体去对抗世界规则的一个故事。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生存还是毁灭的难题也会越来越多,在面对既有规则的时候,是选择坚持自我的抵抗还是违背本心的顺从,泠歌把生活中面对选择时的迷茫带入了电影,给主人公设计结局的同时也希望为自己为观众找到答案。

“真诚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做一个纯粹的创作者。去爱,去经历,去反思,创作的灵感就会从这些体验和思考中自然而然生发。”

这样的执导风格与认知不仅来源于泠歌的日常生活,更多的则是本科时所学内容的积淀、老师的引导与生活体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

“没有伯格曼就没有今天的我”

“真正让我在电影风格流派有所‘开窍’和体悟的是大三时,Laura Sava博士开设的一门‘欧洲电影’课。在那之前,我所接触的电影大多是单一的类型片,而Laura开设的这门课几乎每一周都给我打开一个新世界。”

泠歌认为,欧洲电影这门课的课程设计非常清晰,每周以一个导演为核心,观看了他的代表作之后再去深入了解他所在的这个流派的创作风格,以及当时那个年代的时代特点。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加深了对电影及其所在的历史文化社会关联的认知,也帮助泠歌拓展了对不同类型的电影,譬如艺术电影、实验电影的阅片量。

在 Sava博士的帮助下,泠歌接触到了对自己的电影生涯启发最大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我经常开玩笑跟别人说伯格曼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没有伯格曼就没有今天的我自己。”。虽然是一句玩笑,但是伯格曼带给泠歌的影响却是醍醐灌顶而又余韵悠长的。

“他通过影像拷问神性、质疑上帝,一次又一次地回溯自己的童年、拆解婚姻中的两性关系,与自己、与父母、与爱人和解。还有他与御用女演员丽芙·乌曼一起对于表演的探索,对于年轻导演来说都是值得一看再看,反复体味的。”

“找到了理论学习以外的第二种乐趣”

《此时无声》虽然是泠歌学生时期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实地拍摄时的顺利却要归功于本科时电影实操的经历。

“真正说起实践,那可要追溯到大二时期。”泠歌说,“那时候我们发了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艺术》当教科书,这本书,毫不夸张地说,真的让我产生了别有洞天的感觉,也是第一次体会到电影艺术里充盈的生命力与张力。”

就在泠歌沉迷于对电影光影、布景艺术的研究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的老师Calum Waddell博士邀请泠歌参与拍摄他的一部纪录片,作为采访何志强导演时的第二掌机。“那种被老师认可的激动,加上拍摄本身带来的成就感,让我找到了电影理论学习之外的另一种乐趣,一种实操的、充实的乐趣。”

在这之后,泠歌便不再满足于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开始和朋友合作拍摄一些低成本、短小精悍的视频,开始废寝忘食地琢磨影像、镜头语言、故事与叙事。

“在每一次的实践中,我都会最大限度地体验这个过程,不断地反思、做出调整、再反思、再调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完美,学以致用,不留遗憾。”泠歌说。

不拘一格才有无限可能

对于泠歌而言,本科四年的电影学习带给她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不拘一格地创造无限可能。作为一个创作者,可以永远精力充沛,乐于去了解新事物、接触世界各地电影、探索不同地区的政治议题,充满创作的力量。

《此时无声》作为泠歌学生时期执导的电影,对她而言,更像是一篇遵循传统创作模式的习作——剧本是严谨的三幕式结构,表演上没有留下即兴的余地,美术设计是经典的工作室布景,灯光设计是在学校时常练习的冷暖对比色调。

“因此在下一部短片《香与香烟》中,尽管我依然延续了剧本创作中‘反叛’的内核,但在影像风格方面我想突破拍《此时无声》时较为束手束脚的学院派思维,进行更多大胆的尝试。”

“电影作品没有高级低级之分,台词多也可以讲好一个故事,台词少也可以讲好一个故事,在创作方面不存在某一个金科玉律需要遵守。影像是‘表’,剧作是‘里’,不管是遵循传统还是破格创新,选择最能表里相协的方式完成这部作品就好。艺术创作就是在不断学习规则然后打破规则中向前发展的。”泠歌说道。

(记者:姜影 编辑:寇博 图片提供:董泠歌)

2021年03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