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8日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对美国表层土壤中硒、锌、铁、铜的浓度与人群新冠肺炎病死率之间的地理关联展开研究,发现土壤锌浓度较低的县,新冠病死率的风险大幅增加。研究表明,对抗新冠病毒应避免人体锌营养缺乏。
该项研究由西浦慧湖药学院的陈鹰博士与西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的Zheng Feei Ma博士、袁林喜博士等共同完成。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健康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国际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学会的官方期刊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点击阅读论文)。
研究人员介绍道,该项研究对美国的3057个县进行了数据的匹配,覆盖了美国98%左右的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环境微量元素分布和人群新冠肺炎病死率之间的地理关系,同时为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图片为基于2020年12月31日的数据,研究美国相邻地区硒、锌、铁和铜浓度的地理格局和COVID-19病死率的县级水平。)
临床证据表明,硒、锌、铁、铜四种微量元素和人体免疫息息相关。“硒元素是人体免疫系统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硒摄入不足会导致克山病(一种心肌疾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而锌元素是许多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一些酶的激活剂,增强机体免疫力。铁和铜元素的摄入缺乏同样会增加某些病毒感染的风险。”袁林喜博士说。
“实际上,人群新冠肺炎感染率跟人口的密度和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有关系,但是人群新冠死亡率指标除受到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更与病患个人的抵抗力差异有关。鉴于新冠肺炎病毒在美国广泛而长时间的传播,符合病毒自由传播模型,消弭了政策、人口、医疗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是研究环境因子与人群新冠肺炎死亡率之间关系的理想案例。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选择美国全境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微量元素因子与新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袁林喜博士表示。
陈鹰博士分享道,“我们实际上做了两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第一是基于美国全境3057个县的土壤硒/锌/铁/铜的分布数据与2020年10月8日到2021年3月25日(共24周)新冠肺炎死亡率的分布数据,用大量而全面的数据去评估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是把这个关系抽丝剥茧,将干扰因素在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排除掉,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我们发现,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可以和人群新冠死亡率联系起来,美国表层土壤中锌元素浓度较低的地方,人群新冠病死率更高,说明这四种元素中锌元素的影响是更加显著的。”陈鹰博士总结道。
袁林喜博士表示,这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进一步印证了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微而不凡”,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群的主量营养的摄入,更要探索从环境营养学的角度研究微量元素的循环。
未来,研究团队将在微量元素研究方面继续深入合作,进一步探索硒、碘、锌等微量元素与环境健康之间的关系。Zheng Feei Ma博士介绍道: “微量元素来自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土壤、水、大气),通过食物链与环境流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但是,它们不仅仅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能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是‘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我们将由此拓展研究微量元素在土壤、农业、植物、动物、人体中的迁移、转化与作用,从One Health的角度研究、认识、了解微量元素。”
记者:王璐谣
编辑:石露芸
图片提供:袁林喜博士
2022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