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国大学体育协会(BUCS)举办的2022年英国大学生举重锦标赛中,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王蒋昊楠作为亚军站在了领奖台上。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学子在此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王蒋昊楠(上图左一)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作为“2+2”模式的一部分,他的本科后两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习。
在此次比赛中,王蒋昊楠代表利物浦大学参加了73公斤级比赛并荣获银牌。这不仅是中国学子在此赛事中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也是利物浦大学在举重项目中获得的首枚奖牌。
英国大学体育协会举重与残疾人举重锦标赛是一项全国性的英国大学生体育赛事,对参赛者的训练水平和资格赛成绩都有很高的要求。今年,利物浦大学共有包括王蒋昊楠在内的三名学生获得了前往伦敦圣玛丽大学体育村参加决赛的机会。
初次尝试举重
王蒋昊楠的高中就读于陕西省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在学校的体能训练课上,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综合体能训练和举重。
“我第一次接触杠铃,把它举过头顶的时候,就爱上了举重。”他说。
考入西交利物浦大学后,王蒋昊楠加入了西浦健身社,并于2019至2020年担任社团主席。与队友们一起参加大学社团训练的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大众健身的普及。他曾组织“减脂月”、“夜跑”等活动,还举办了一系列健身知识分享会,帮助更多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同时王蒋昊楠也是奥运冠军吕小军品牌的媒体运营工作者,也在哔哩哔哩等媒体平台上推广举重相关的内容,目前在各个平台累计收获70余万粉丝。
“我希望我们的活动可以打破大家对举重的刻板印象。很多人对举重运动有偏见,以为举重运动员都很矮很胖,觉得举重摧残身体。
“与人们的偏见相反,举重对力量、协调性与柔韧性的发展都很有帮助,并且技术要求极高。”王蒋昊楠说。
在困难中坚持
在三年半的训练中,王蒋昊楠曾面临许多挑战。举重训练要求运动员高度自律,但有时还需要对训练有所节制——2020年,他被诊断出腰肌劳损,在恢复期间不得不暂停严格的训练计划。
面对困难,王蒋昊楠是如何保持对举重的热情的?他提到了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即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王蒋昊楠说:“与其他运动相比,举重是极为枯燥的,每年准备的比赛只有三四场,训练计划也是不断重复。如果没有对这项运动足够的热爱和坚持,是很难拿出成绩的。”
目前,王蒋昊楠已收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拉夫堡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同时他也给自己定下了获得举重比赛金牌的目标,他希望研究生毕业后在英国工作几年,同时继续进行举重训练,争取能在未来赢得一枚全国赛举重金牌。
(记者:王璐谣 翻译:王雪琪 编辑:石露芸 图片提供:王蒋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