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合成生物学——西浦学子绽放北京CCiC-Synbiopunk舞台

2025年08月19日

2025年CCiC-Synbiopunk(中国基因工程机器&全球生物开发者大会)于8月7日至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作为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学术盛会,活动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及高中的iGEM团队与企业代表参与。西浦XJTLU-AI-China团队以人工智能驱动合成生物学研究为特色,与全国参赛团队展开项目展示、成果交流与学术碰撞。

合成生物学注入AI活力

在大会公开汇报环节,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领衔的XJTLU-AI-China团队精彩展示了其2025年iGEM大赛(软件与人工智能赛道)参赛项目——"Plaszyme"塑料降解酶AI预测平台。团队从塑料污染研究、AI模型创新设计、湿实验验证及社会实践四个维度展开汇报,全面展现了西浦学子扎实的科研能力与竞赛风采。

深度交流展现西浦风采

CCiC-Synbiopunk 年度盛会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全球 iGEM 团队搭建了促进了解与深化合作的平台。借此机会,XJTLU-AI-China 团队与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AI 团队、北京化工大学等在生物降解与人工智能赛道的优秀队伍展开深入交流,并与部分团队建立了互信合作关系。

  • 浙江工业大学团队 通过透明共享实验细节(如筛选平板制备方法),优化湿实验流程设计,规避潜在错误,共同推进研究进展;
  • 上海交通大学 AI 团队 就开发经验与平台功能进行双向交流,相互提出可落地的优化建议;
  • 北京化工大学团队 对 PlaszymeDB(西浦自主设计的塑料降解酶数据库)给予高度评价,并赞赏团队"AI for Science"的模型设计理念及人文实践。

来自不同省份和院校的参赛团队围绕相似赛道展开了深入交流。年轻成员们通过设身处地的建议和严谨的设计讨论,形成了智慧碰撞,激发了创新灵感。XJTLU-AI-China团队以高度责任感为其他项目提供建设性意见,各院校学子也给予了富有洞见的反馈。这种双向互动既建立了良性循环,也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盛会的圆满落幕,XJTLU-AI-China 团队将所获的宝贵反馈和建议应用于项目中,在各方支持下继续努力前行。特别感谢曹桢雅圆、何舒磊、龙言、唐艺宸、王艾雪、王上、谢子睦、邢越青、杨智城、郑佳琪以上全体成员迄今为止的辛勤付出。怀揣对合成生物学始终不减的热情,团队将保持冲劲,克服挑战,通过进一步完善研究项目, 力争在10月巴黎举办的 2025 年国际 iGEM 大舞台上,呈现出更精彩的项目成果。

“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我们首次携项目与其他队伍线下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仅真切感受到各队伍浓厚的科研热情,也收获了来自不同视角的宝贵意见,引发了我们的深思。这样的机会拓宽了队员们的视野,带来了新的启发,相信对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杨智城,XJTLU-AI-China队长

“聆听各团队的项目汇报,让我们深受启发。多样化的展示与报告,不仅是思想与视野的盛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研究,发现不足,从而奋发向前。在海报自由展示环节,我们怀着虚心求教的态度走向各团队的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每个团队都慷慨分享了他们的研究进展及未来规划。在这种开放而无私的交流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讨未来合作的可能。此次活动汇聚了各方才俊,能够与这些高水平团队交流切磋,激发出别样火花,无疑是我们的幸运。”-曹桢雅圆,XJTLU-AI-China HP组组长

“这次交流学习之旅对我而言是一段极为特别的经历。能够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优秀学子共同探讨全球生物议题,不仅让我接触到多元的思维视角与前沿的科学理念,也大大拓展了我对合成生物学的理解。这次交流带给我许多惊喜与温暖——原本以为只是一次常规的讨论,却在如此友好开放的氛围中,收获了大家无私分享的宝贵经验与真知灼见,使我们汲取了不少新知识和独特思路,并期待在后续工作中加以实践。”-唐艺宸,XJTLU-AI-China实验组组长

“作为XJTLU-AI-China iGEM 团队的导师,我为同学们在 2025 年 CCiC-Synbiopunk 大会上的精彩表现感到由衷自豪。他们不仅自信、清晰地展示了项目成果,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队伍深入交流、切磋思路,展现出无限的热情与潜力。这次收获的宝贵经验和灵感,必将推动他们的研究迈向新的高度。期待他们在即将到来的 2025 年国际 iGEM 大赛上,以更成熟的姿态和更出色的成果闪耀舞台!”-陈骏,XJTLU-AI-China团队指导老师

iGEM简介

概述:

▪️全称: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

▪️主办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对象: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

核心目标:

通过设计、构建和测试人工生物系统(比如基因改造的微生物或细胞),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例如环境保护、医疗健康、能源生产、农业等

参赛内容:

▪️合成生物学实践

▪️多学科协作

▪️社会影响与安全

招新:

2026 iGEM团队招新时间:2026年1月左右,具体时间将会进一步通知

联系我们:

邮箱:SCI.iGEM@xjtlu.edu.cn

干队小红书:26246824262

干队ins: xjtlu_ai_china

内容与照片:陈骏博士及XJTLU-AI-China团队

审稿:John Moraros教授

2025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