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 xArch 研讨会将关注点从 “探索 AI 作为创意灵感来源” 转向 “审视 AI 在设计与建筑领域作为实用型问题解决伙伴的角色”。AI 如何弥合富有远见的构想与切实可见的成果之间的差距?如何助力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城市化推进、资源短缺等紧迫的全球性议题?又该如何确保 AI 驱动的解决方案始终以人类为中心、符合伦理准则且具备可持续性?
本届 xArch 研讨会诚邀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及思想者共同探索 AI 在塑造建成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我们尤其期待那些能够展现 “AI 如何突破理论潜力、转化为可落地的现实解决方案” 的研究成果。
2026 年 xArch 研讨会旨在搭建一个前瞻性对话平台,探讨 AI 在设计与建筑领域的角色定位。通过跳出 “AI 激发创意” 的范畴、聚焦实际解决方案,我们有望充分释放 AI 的潜力,打造更具可持续性、公平性与创新性的建成环境。
xArch 研讨会 2026: 从灵感构想到方案实践
中国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
2026 年 3 月 26 日 – 27 日
官方网站:http://xarchsymposium.com
会议简介
人类对突破局限、解决问题、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渴望,始终是推动技术演进的核心动力。从体力劳动的自动化到流程的数字化,每一次技术突破都重新定义了我们开展设计与建筑工作的方式。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人工智能(AI)不再仅仅是激发创意或提升效率的工具,它正逐渐成为一股变革性力量,有能力为当下复杂的时代挑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026 年 xArch 研讨会将关注点从 “探索 AI 作为创意灵感来源” 转向 “审视 AI 在设计与建筑领域作为实用型问题解决伙伴的角色”。AI 如何弥合富有远见的构想与切实可见的成果之间的差距?如何助力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城市化推进、资源短缺等紧迫的全球性议题?又该如何确保 AI 驱动的解决方案始终以人类为中心、符合伦理准则且具备可持续性?
本届 xArch 研讨会诚邀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及思想者共同探索 AI 在塑造建成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我们尤其期待那些能够展现 “AI 如何突破理论潜力、转化为可落地的现实解决方案” 的研究成果。
2026 年 xArch 研讨会旨在搭建一个前瞻性对话平台,探讨 AI 在设计与建筑领域的角色定位。通过跳出 “AI 激发创意” 的范畴、聚焦实际解决方案,我们有望充分释放 AI 的潜力,打造更具可持续性、公平性与创新性的建成环境。
诚邀您与我们一同探索:AI 如何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改变我们设计、建造与生活的方式。让我们携手构建这样一个未来 —— 技术与创意深度融合,为当下及未来的挑战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让我们从 “想象” 迈向 “实践”—— 因为设计与建筑的未来,不仅关乎我们能构想什么,更关乎我们能实现什么。
核心议题
本次研讨会关注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人工智能与可持续设计:
借助 AI 优化能源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打造具备气候韧性的建筑结构。
–面向现实挑战的生成式设计:
运用 AI 为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规划生成创新性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驱动的建筑施工:
探索 AI 如何简化 “从设计到建造” 的流程、提升精度并降低成本。
–人机协同设计:
构建融合人类创造力与 AI 计算能力的工作流程,以解决复杂的设计难题。
–伦理与责任:
探讨 AI 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伦理影响,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根本利益。
–案例研究与实际应用:
展示已成功应用 AI 并取得可衡量、有影响力成果的项目实例。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
重新思考建筑与设计领域的教育模式,为下一代从业者做好应对 “AI 增强型未来” 的准备。课程体系应如何调整,才能在融入 AI 工具与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及伦理意识?
全文提交要求仅受邀提交摘要并通过审核的作者可提交全文。全文篇幅要求为 6-8 页,请严格按照指定模板排版,并采用匿名格式(隐去作者姓名及所属机构)。未匿名的全文提交将可能被驳回。所有摘要与论文均需经过双盲同行评审。所有通过评审并在会议上宣读的全文,将由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全文模板将在摘要评审结束后提供。
–注册费用
博士生(需提供学生证):1500 元人民币
早鸟票(2026 年 1 月 31 日前):2500 元人民币
标准票(2026 年 2 月 1 日 – 3 月 27 日):3000 元人民币
–重要说明
请注意,所有通过评审的论文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出版:至少一名作者完成会议注册、提交包含评审意见修改内容的最终版论文,且该论文需在会议上进行宣读(此为出版必要条件)。提交论文的参会者需提供其 EasyChair 论文编号。
注册费用包含所有会议环节、主旨演讲的参与资格,以及会议资料包、茶歇和社交活动的参与权限;餐食与住宿费用需自理。
–退款政策
注册费用一经缴纳,不予退还。
学术委员会
Mia Tedjosaputro 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席
Davide Lombardi 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
Giancarlo Di Marco(西交利物浦大学)
Marc Aurel Schnabel 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
Asterios Agkathidis(利物浦大学)
Theo Dounas 博士(赫瑞 – 瓦特大学)
Stephanus Evert Indrawan(印度尼西亚吉普特拉大学)
Deborah Middleton 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
组织委员会
Mia Tedjosaputro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席
Giancarlo Di Marco(西交利物浦大学)
Davide Lombardi 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
Theo Dounas 博士(赫瑞 – 瓦特大学)
朱哲伦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
刘景阳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
宋阳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
赵江阳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