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Mall
Library
IT
E-hall
Study
Study
Programmes
Undergraduate
Master’s
Doctoral
Short, Summer Courses
Executive Education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Mobility
Transfer to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Why study at XJTLU
Admissions
Admissions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Chinese Mainland
Entry Requirements
How to Apply
Fees & Scholarship
China's Hong Kong, Macao, & Taiwan
Entry Requirements
How to Apply
Fees & Scholarship
International
Entry Requirements
How to Apply
Fees & Scholarship
Master’s Admissions
Entry Requirements
How to Apply
Fees & Scholarship
Doctoral Admissions
Entry Requirements
How to Apply
Programme Fees
Postgraduate Research Scholarships
Visa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re-Arrival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ntact Us
Research
Research
Research Priorities & Strategy
Key Research Areas
Research Strategies
Research Innovation Ecosystem
Research Output
Research Publications
Patents
Research Projects
Centres, Labs, Institutes and Schools
News
News
Urban forests reduce heat-related mortality, study shows
12 Sep 2024
City microbes surviving on disinfectants, research reveals
17 Oct 2024
See all articles
Academies and Schools
Academies and Schools
Academies
Academy of Film and Creative Technology
Academy of Future Education
XJTLU-JITRI Academ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XJTLU Wisdom Lake Academy of Pharmacy
Schools and Teaching Centres
School of Advanced Technology
Design School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Suzhou
School of Languages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School of Science
Chinese Cultural Teaching Centre
Physical Education Centre
XJTLU Entrepreneur College(Taicang)
School of AI and Advanced Computing
School of CHIPS
Entrepreneurship and Enterprise Hub
School of Intelligent Finance and Business
Schoo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cosystem
School of Internet of Things
School of Robotics
College of Industry-Entrepreneurs
HeXie Academ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Centre
Industrial Software Ecosystem Research Centre
Strategic Issue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Campus Life
Campus Life
Facilities & Support
Library
Learning Mall
Museum
XJTLU Souvenir Shop
Test Centres
Health & Wellbeing
Events
Sports and Club Activities
Accommodation
Life in Suzhou
Visit Us
About
About
Overview & Key Facts
Vision and Mission
History
XJTLU Education + AI
Partnership
University Identity
Policies & Regulations
Professional Services
Leadership & People
Leadership
Associate Vice Presidents & Deans
Previous Senior Staff
Information & Resources
Brand Resources
Publications
Meta Education
Jobs & Careers
Contact Us
News
News
Nurturing Syntegrative Wisdom with HeXie Mindset: Compose the Next Movement of Your Life Symphony!
17 Apr 2025
Over 1,500 postgraduates awarded degrees at XJTLU’s 2025 ceremony
16 Apr 2025
See all articles
EN
EN
Apply
Apply
Quick Links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
Admissions
Facilities
News
Visit Us
I am
Prospective Student
Current Student
Alumni
Researcher
Job Seeker
Home page
News
融合式项目 |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学子助力中远海运优化PVC期货仓储
融合式项目 |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学子助力中远海运优化PVC期货仓储
28 Mar 2025
Scan the code to share to WeChat
当苗月青和团队初次踏入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位于江阴的 PVC 期货交割仓库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仓库内堆积如山的 PVC 产品,以及货物的分拣、存储方式,都让团队成员真切地意识到仓储管理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难点。“站在仓库中,看着一排排堆放的货物,那一刻,课本里的所有概念都鲜活地呈现在眼前,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仓储管理的复杂性和实际操作的难度。”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产金融合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的苗月青同学回忆道。
这次参观,让团队对中远海运 PVC 期货仓储与物流发展战略项目的核心目标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 通过战略发展规划优化 PVC 期货仓储物流,进而提升中远海运集团的市场竞争力。苗月青同学形象地比喻:“这一切就像拼图,每个细节最终都在方案里找到了属于它的位置。”
供应链变革新机遇:咨询赋能企业优化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供应链行业正迎来关键转型期。与成熟的美国市场相比,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企业尚未行程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随着国家对供应链战略的重视,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从整体供应链维度进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这使得市场对专业供应链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中小企业,考虑到成本和专业度等因素,更倾向于将供应链需求外包,而非自行设立内部部门。这一趋势有力地推动了供应链领域咨询公司市场的繁荣发展。
该项目指导老师陈中硕博士指出,这个项目既是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一次积极探索,也为学生提供了走出课堂、接触行业实际问题的宝贵机会。中远海运作为中国领先的物流央企,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布局广泛,其中 PVC 期货仓储物流业务是企业当前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学生能够站在企业的视角思考问题,运用数据分析、市场分析等专业方法,为企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这样的实践经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咨询行业的工作模式,提升他们的商业分析和行业研究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可以说,这个项目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连。它不仅满足了供应链咨询服务的市场需求,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助力他们掌握进入咨询行业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学术赋能行业,
以咨询思维助力PVC期货物流优化
本次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得益于陈中硕老师与中远海运的深厚渊源。陈老师曾就职于中远海运集团下属的合资公司,在入职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产金融合学院之前,他长期在新加坡深耕
供应链管理
与
海运物流
领域,对中远海运的业务模式和发展需求有着深入透彻的理解。巧的是,本次项目对接的企业板块负责人是陈老师的校友学弟,他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就业务相关问题和陈老师交流探讨,而此时产金融合学院正大力推进融合式项目建设,双方一拍即合,最终促成了此次合作。
陈老师在与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仓储物流事业部交流中得知,企业自 2023 年开展 PVC 期货业务,作为新进入者,想通过优化仓储物流提升竞争力。但期货仓储业务是该部门新的发展方向,公司内部团队虽负责相关事务,在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和前瞻性方面,仍需借助外部专业力量获取更科学合理的建议。于是,学院决定以咨询项目模式与企业合作,用技术方法剖析市场现状,结合理论框架提出优化策略方案。
参与项目的苗月青、赵熠哲、杨凯童和刘一霖四位同学各怀期待。他们有的希望将课程所学用于实践,有的想锻炼团队协作解决复杂问题,有的为完善专业知识助力职业发展,都渴望在项目中收获成长。其中,刘一霖同学对咨询行业充满浓厚兴趣,尤其关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创新性解决方案。该项目的咨询性质,要求深入调研、精准数据分析和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她的兴趣和专长高度契合。尽管刘一霖在本科阶段积累了丰富实习经验,但曾因特殊原因错失一次心仪的咨询实习机会。因此,这次项目对她而言,既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得机遇,也是弥补遗憾、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契机,她十分期待在项目中提升自己在咨询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战略制定:
从挑战中提炼机会,量身定制未来蓝图
1. 方法论破局:从混乱中理出思路
2024 年 3 月 28 日,项目正式启动,摆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一份复杂的任务清单,以及满是 “仓单”“期货交割仓库” 等专业术语的参考资料。兴奋之余,更多的是迷茫,苗月青回忆:“看到这些资料,我懵了,课堂上学的库存管理模型好像用不上,专业术语也很陌生。”
关键时刻,陈中硕老师耐心建议:“先花半个月做背景调查,理解这些概念,别着急。” 大家逐渐冷静,分工查找资料,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慢慢有了方向。
IFB-Hub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 for COSCO SHIPPING’s PVC Futures Warehousing and Logistics Business项目时间线
随着对项目背景的了解,团队迎来关键的方法论讨论会议。陈老师提出核心问题:“使用怎样的分析方法,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在我们能力范围内?” 这激发了大家的讨论热情。同学们意识到,项目不仅要分析市场现状,更要找到业务优化路径。大家纷纷提出分析框架,有的建议用 SWOT 分析梳理企业优劣势与外部威胁机会;有的认为应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剖析市场竞争格局;还有人提议引入 PESTLE 分析研究外部政策经济环境对 PVC 行业的影响。
经过激烈讨论,团队达成共识,综合运用这三种模型,从多维度深入分析中远海运的现状。明确方向后,团队迅速分工,苗月青和杨凯童负责 SWOT 分析,从公司内部资源和市场竞争挖掘优势劣势;赵熠哲和刘一霖承担 PESTLE 分析,探索外部宏观环境影响。
分析过程中,团队发现中远海运在 PVC 期货仓储物流市场处境复杂。内部有资源整合和服务效率的优势,但高成本和客户议价能力也带来挑战;外部市场需求增长,但环保法规政策让企业面临合规风险。
此时,占据近 50% 市场份额的行业巨头
奔牛港
进入团队视野。面对强大对手,陈老师提出用 Benchmarking 方法寻找突破。刘一霖表示,虽在课程中学过该方法,但实际运用还是头一次。陈老师分享了在挪威船级社海事咨询部门工作时的项目案例,为大家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陈老师指导下,团队运用 Benchmarking 方法,分析奔牛港和中远海运在区域位置、物流基础设施等关键因素的优劣势。杨凯童总结:“这个方法让我们站在行业领先者角度,认清中远海运的优劣势和改进方向。一开始不熟练,但不断尝试后,分析成果证明了它的价值,也让我们对对标分析有了更深理解。”
从资料搜集、分析框架选择运用,到 Benchmarking 方法成功实践,团队成员能力不断提升,逐渐从理论学习者转变为问题解决者。赵熠哲感慨:“那一刻,我们感觉自己成了能为企业出谋划策的咨询团队一员。”
项目方法论讨论会议
2. 实地调研:破解数据难题,获得一手洞察
前期的分析工作虽在理论上搭建了清晰框架,但实际操作时,团队遇到不少难题,其中数据收集与分析最为棘手。在桌面研究阶段,同学们全力整理资料,可PVC期货仓储和物流的很多细节信息,尤其是涉及中远海运内部运作等方面的情况,依旧难以获取。这些信息既是企业机密,很多还需现场观察才能深入了解。
为填补数据和实践空白,陈老师积极与企业沟通,帮团队争取到了与
企业高层沟通、实地座谈及调研江阴仓库的机会
。座谈和调研前,团队分工明确,准备充分。两位同学精心准备座谈提纲,确保问题紧扣企业实际需求;另外两位同学规划现场观察重点,带着问题与企业高层交流,多维度获取信息。
2024 年 7 月 10 日,团队来到江阴仓库,先与江阴
中远海运物流仓储物流部
的沈总和梅总进行了座谈。项目推进了一段时间,团队带着前期研究发现的关键问题提问,企业方详细解答,还介绍了仓库运营模式,分享了仓储成本结构、定价逻辑等文献数据难以体现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团队发现中远海运仓储费用高于竞争对手,提出价格调整的想法。然而,企业方表示,受设备投入、人员配置和安全管理等因素限制,现阶段难以进一步降低仓储费用。对此,团队进一步探讨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替代路径,重点围绕增值服务、仓储可持续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向展开分析。例如,企业在仓库运营中已经使用了电动叉车等环保设备,但尚未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市场宣传。因此,团队从这方面着手,建议企业可以加强ESG(环境、社会及治理)维度的优化,并通过可持续物流策略提升品牌竞争力,以吸引更加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客户群体。
西浦产金融合学院咨询团队受邀参访中远海运江阴仓库
(由左到右:产金融合学院刘一霖同学,苗月青同学、产金融合学院助理教授陈中硕博士、江阴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部沈总、江阴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部梅总、产金融合学院杨凯童同学、赵熠哲同学)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团队不仅验证了前期理论分析中的一些假设,还揭示了一些潜在的新问题。尽管在分析中团队已意识到仓储空间利用和物流流转效率存在问题,但只有通过现场调研,团队才能真正理解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与深度。例如,如何在有限空间内优化货物存储与流转、如何提高仓库整体运作效率等问题,均在现场调研中得到了更直观的理解。这次实地考察不仅加深了团队对企业现状的认识,也为后续的优化建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
成果交付:精准策略获企业高度认可
最终,由产金融合学院陈中硕老师带领的咨询团队,为中远海运物流公司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成果,包含近九千字的咨询诊断报告、40 余页的演示文档,以及团队成员录制的长达半小时的成果汇报视频。报告以《中远海运物流 PVC 期货仓储物流业务战略发展规划 —— 如何提升 COSCO PVC 期货业务市场份额》为主题,运用 SWOT、PEST 等管理分析模型,对中远海运物流的 PVC 期现货仓储物流业务展开深入调研与剖析。报告内容主要围绕仓库功能优化、增值服务、增加交割库和货物全周期可持续化四个方面,为企业未来的优化与拓展提出了多条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中远海运物流公司对团队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公司认为,该报告在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成因及提出解决方案上,与公司现阶段发展思路高度契合,为优化 PVC 期现货仓储物流业务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公司还特别赞赏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融合式教育理念,期待与学院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与行业创新。
中远海运物流PVC期货仓储物流业务战略规划项目的回复函
学以致用,融入行业,驱动未来商业创新
此次项目为团队成员创造了宝贵的实践契机,助力他们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通过对 PVC 期货交割仓库运作的研究,团队探索出仓储管理的精细化路径,还兼顾了物流效率提升与安全保障,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方案。
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
融合式项目
(Syntegrative Project)。该项目将企业的现实挑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以创新思维直面行业难题。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实践经验,还打破学科界限,培养了跨学科整合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产金融合学院借助 “产金阁” 项目平台,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将复杂行业挑战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些项目中,学生们掌握了数据分析、物流优化等核心技能,锻炼了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实现了从 “学理论” 到 “用理论” 的跨越。
产金融合学院院长
陈峻松教授
进一步强调:“‘产金阁’项目不仅是学生的一次实践锻炼,更承载着学院的战略布局。”他认为,项目的意义体现在三个关键层面:
首先,它拓展了学生的行业视野。在真实项目中,学生学会了如何管理项目、如何针对性地学习新技能,并在实践中成长。其次,它促进了教师与行业的深度互动。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能更精准地理解行业需求,将企业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课堂案例,使教学更具现实指导意义。最后,它推动了学科发展与行业需求的深度结合。学院围绕重点行业组建了五个研究群落,集中攻关产业核心问题,力求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建立系统化的行业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洞见。
在这样一个“
真实问题驱动
”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行业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不仅在学术上不断精进,更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逐步成长为能够驱动未来商业智能与创新的核心力量。
28 Mar 2025
Scan the code to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