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2日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设计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广泛阅读、大量积累,到需要用时才能自如恰当地发挥。急功近利要不得,只会造成个人设计生涯上的“大跃进”。
——刘痕,设计师, 2016年12月
这段话深刻地影响了胡行健对设计的态度。“我在心里读过很多遍,”他说,“一个‘博观’的设计师,不会把自己限制在某个领域里,而是会作为一个仔细体会五感的人,在任何与人相关的东西中抓取灵感,并通过最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来。”
【音乐魔方】
胡行健的毕业设计作品,它的初衷源于一个简单而美好的愿望:让普通人也能体会到自己制作音乐的快乐。
出于对音乐的爱好,胡行健曾花时间自学过一个专业的音乐制作软件。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掌握复杂的专业软件门槛太高。能否有一个简简单单就可以享受“玩”音乐乐趣的产品?这是这款音乐魔方的灵感来源。
旋转魔方,不同的色块组合对应相应的节奏和旋律,音乐的编排和演绎由专业软件完成,最终通过与手机连接进行播放。
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魔方技巧,你就可以旋转出想要的节奏。哪怕不会玩魔方也没关系,随便转几下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苏扇】
它源于久负盛名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扇,但它又与你印象中传统苏扇如此不同。这是胡行健在他的老师罗承浤博士带领下与团队其他设计师共同完成的作品。
这种熟悉又陌生的配方来源于熟悉的元素但创新的形式。
首先,在画面的选择上,他们选取了现代苏州的代表性建筑群而非古典苏州的经典园林;然后,将苏州园林中漏窗的造型与苏扇加以结合,运用激光切割技术制作出镂空的质感;最后,在扇面的处理上结合了传统的折纸艺术,折叠和镂空的叠加又创造了更为强烈的立体感。
这把长达1.2米、由西浦工业设计系师生和苏扇大师盛春一起设计制作的扇子入选了国际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展出时,惊艳了众人。
随着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入,胡行健一点一点加深了对这项非遗文化及其传承人的了解。“艺术品的形式会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但饱含其间的匠心精神和艺术价值,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传承下去的。”
【六角锦文拼图】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化璀璨绚丽。但如何让它走出博物馆,融入到现代人的审美生活中?胡行健在试手了几个传统文化的文创设计之后,略有些心得。
你看到的是苏州忠王府屋顶彩绘的一个名为“六角锦文”图样,它既古典又灵动!可是,假设把它印在丝巾上,如此雍容的气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有些格格不入。
如何将它的元素和精髓与现代的应用场景结合,创造出新的表达形式?
胡行健在观察中发现,六角锦文的基础图案均是由一个个六边形组合而成(如上图中示意)。一个源于六角锦文的现代拼图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
胡行健分享他的体会道:“只有做到‘传神’,才是‘传承’之真意所在。”
【西浦窗外】
这是一本只比一元硬币大一点的迷你摄影集,它的名字叫《西浦窗外》。
胡行健想要表达的主题既直接又特别:微观西浦,以小见大。
它展示的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窗外所看到的西浦风景,但它想要诉说的却是一个又一个与众不同的西浦故事。
(照片摄影:颜思凡)
【设计师:胡行健】
胡行健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工业设计系2019届毕业生。
“他是一个心里有门槛的人。”
这是胡行健的伯乐罗承浤博士对他的评价。
罗老师说:“行健在做一个设计作品时,一定要先过自己这一关。所以我知道他拿出来的作品一定不是敷衍完成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是胡行健对工业设计系学生学习方式的定义。
胡行健说:“学校和老师为你打开了一扇扇门,进哪扇门、不进哪扇门、进去了以后走多远……这些都是由你的兴趣指引的。”
他在学校和老师的带领下打开了一扇扇门,“门后的世界是曾经的我无法想象的,它的精彩程度让人眼花缭乱。学校帮我打开的这一扇扇门赋予了我的大学生涯全新的意义,让我能够在设计的世界里恣意施展。”
毕业后的胡行健,打开了一扇叫作“新媒体艺术”的门。
门后有什么?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在探索的路上了。
(记者:胡秋辰 编辑:寇博 摄影:赵宸绪 张滢意 陈文睿 图片提供:胡行健)
2019年06月12日
相关新闻
学子故事 | 方庄:我的天性从没被压抑,大学,只是让它再释放
上大学前,他是玩编程机器人的高手,整日忙着参赛,从没想过除理工科以外的专业选择。他曾经认为一个人要是学习不行,那这个人就完了;可大二时,他挂科了。他出生在一...
阅读更多学子故事 | 郁歆宁:她允许我过不随波逐流、自主选择的生活
2021 智利伊基克市某镇贫民窟逼仄的小道上,三五成群的小孩光着脚奔跑着从郁歆宁身边闪过。她正尝试和这里的居民沟通,此前她所在的团队与居民产生了一场不悦的小冲突。...
阅读更多学子故事 │ 宫之云:拒绝哈佛的女孩
我是谁?上大学之前,宫之云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家长觉得女孩子不要学太累的专业。上个轻松的专业,以后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好。”——这是母亲眼中,女儿的未来。“从小到大...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