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真的离我很远吗?一个大一学生的网课体验日记

2020年02月21日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大学生应该如何思考?高校又该如何利用在线课程引导学生思考?2月10日开始,为期两周的“世界公民素养”线上课程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正式启动,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开发的这一新型网课从社会责任、数字公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创新四个方面出发,鼓励学生通过网课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与疫情相关的思考和研究。

短短数天内有1400多人完成课程报名注册,同学们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共有230支队伍参与其中。

西浦国际商学院会计专业的大一学生方笙晓就是其中的一员,她也跟我们分享了她的体验与收获,以下体验日记编辑于方同学的自述。

2月3日

今天是学校通知延迟开学的第七天,我依旧过着每天看看疫情新闻、背背单词、看看书、练练琴的“空虚”生活。

就在我想着“有没有什么事情能让我更充实呢?”的时候,收到了学校“关于邀请西浦本科生参与世界公民素养短期课程的通知”的邮件。课程设计理念中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时代的大学学习、研究导向型学习,以及把疫情作为旨在培养世界公民的西浦的一次实战机会,这三点已经足够吸引我。本来我就想从更多的视角去了解世界公民的概念和这次疫情的情况,这个课程可以说是来得正是时候!再说有课为什么不上呢?没准还能提高英语水平。

2月5日

今天我组好了一起上课的八人小队,我们给自己起名叫“世界公民小分队”。

我们这组非常年轻,全都是大一的学生,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应用数学的、一个金融数学的、一个会计的和四个经济金融的。

大家几乎没有任何争议地选择了“数字公民”这个方向。就我个人来说,数字化和未来联系更大,而且疫情期间每天都是通过微博推送等数字化的途径来获取消息,怎么分辨信息、数字化在疫情期间的作用……希望这次的在线课程能给我带来一些这方面的思考吧。

2月10日

今天是网课开始的第一天,不得不说,现实和我想象的有些不同。我本以为是直播,结果是录播;本以为学校会帮我们安排好每天干什么,结果打开ICE的一瞬间,十几个课件扑面而来!除了“世界公民素养”课程相关的课件之外,还有两位学姐通过视频跟我们分享了研究导向型学习和小组做项目的经验。所以是一次性把所有资源都给我们了啊……这还是相当考验自觉和自主学习能力的!2月14日还有一个开题报告的DDL,时间紧迫,我给自己安排着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看两课,既然决定上这个课,那就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辜负自己和队友。

2月11日

今天我们小组开了第一次电话会议,时长两个多小时……开会的主要目的是决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以及大致分工。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尤其是我,因为除了组长和另外两位同学,其他人我可以说连认识都不认识。而且大家真的很优秀,他们讲的很多东西我以前都没有想过,感觉自己的能力施展不出来,越听越妄自菲薄,心态有点崩了……但是后半段熟悉起来之后,我也逐渐从负面情绪中走了出来——承认他人的优秀和认可自己这两件事是不矛盾的,在交流之中取长补短不是更好吗?

小组的研究课题最终定为“数字素养的重要性”,组员们有的负责找这次疫情的新闻素材,有的负责查2003年非典的资料。为了提高制作问卷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我自告奋勇承担了调查问卷这部分工作。

会议结束后,我感觉虽然还需要更多磨练,但是自己好像确实变得更勇敢了一点;此外,这次小组合作以时事为背景,当带着明确的问题去思考的时候,我感到方向更加明确,动力也更充足了。

2月12日

今天开了第二次电话会议,主题是讨论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题设置。尽管设计问卷是我的工作,但其他组员也查了很多资料,大家分享在群里,一起边看边讨论。

大家都很自觉,没有人需要督促。我很喜欢像现在这样自己决定每天干什么、自己给自己动力去发现新的问题、新的知识!

2月14日

今天学习了埃博拉病毒的视频,这也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去了解这样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疾病。以前只知道它是流行于非洲的传染性致命疾病,但这次的视频让我知道了它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最让我惊奇的就是看到得病到治愈的过程。因为以前没有去仔细了解,所以下意识把它和艾滋病归为同一类难以治愈的病。但在视频里看到非洲的一个小村庄凭借坚持清洁、自觉配合加上隔离治疗,在埃博拉病毒的威胁下完好存活,这让我对这个病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并不是只能带来死亡的让人绝望的疾病,而是可以有好转机会的一次对多方面的考验。

这个视频也让我对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有了希望。只要齐心协力,大家都带着对卫生的自觉、对自己和身边人的负责、对前线医务人员以及所有辛苦付出的人们的尊重与感激,凭着中国的医疗技术和调控能力,以及中华民族顽强不息的生命力,这次难关一定可以挺过去的!

2月15日

今天通过课件学习了eHealth literacy(数字健康素养),其实在今天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概念,直到看见课件里2016年百度魏则西事件的例子,我才明白在这个有事就搜索、信息满天飞的年代,提高自己的数字健康素养有多重要。我不免有些感慨,这一类例子到底能给还算幸运的其他人带来多少教训和警示呢?

研究表明人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精力都在自己身上,但是不曾想过对于“伤疤”的记忆竟如此短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纳粹集中营纪念馆等让我们记住伤害、记住历史、不忘和平,可我们在没有心中的纪念馆的情况下,难道只能在一次又一次伤害的提醒下敲响警钟从而找到对自己的保护吗?遗忘曲线是无可非议的科学规律,我们的脑容量有限,真正能铭记的事情也少之又少。我想,就算事后再深刻的反思也抵挡不住时间的洗刷。但是不是每一次这样的事件都要更为频繁地被提及,我们才能更好地记住那些教训呢?这样的结果是谁的过错呢?我们真的没有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去改善这样的结果吗?

这堂课讲的是数字健康素养,是作为数字公民所必需的数字素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真正的素养、真正的素质该怎样得到维持和提升呢?我暂时不得而知。但我想,现在这些思考和学习过程是最重要的。

2月16日

今天我们开了第三次电话会议,一致通过在原计划由图表和论文构成的作业和成果展示基础上增加一个视频。尽管这无疑会加大工作量,但大家都非常热情地投入进去。

今天,我还注意到自己的一些改变,比如我在学习网课之前,看到网上一些新闻的时候会有情绪,但是并不会思考太多,现在我就会边看边思考、对消息进行分辨判断。这些变化令我感到很开心。

2月17日

截止到今天,我收到了116份调查问卷,在他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全国各地人们的情感和对疫情的关心,也有很多人提到了信息权威性和真实性的必要,这让我重新获得了参与感和社会联结感,让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其实在参与这个课程之前,我一直觉得比起身处疫情中的人,我离疫情很远,我很关心、很担心、很想出一份力,但好像什么也做不到。但在开始这个研究项目以后,我体会到这次疫情就是一次考验,尽管我没有办法做出太多贡献,但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进行成长,这样等到我有机会去做贡献的时候,才能真的有能力去帮到社会。

到底什么是“世界公民”?对于进入西浦不到一年的我来说还没有办法给一个清楚的定义,但在经历这次疫情和这次网课之后,我好像有一些很模糊的感悟了:我认为世界公民不是简单地只是有国际化的教育背景,而是关心社会时事,有使命感、责任感、洞察力、同理心,能够积极主动地以国际化视野去思考去探索甚至去改变,能够有担当地去参与、去作为甚至去挑战。就像这一次课题的研究报告,也许现阶段的我们不能对“提升数字素养”这个问题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找到问题,当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时,我们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出一步了。

(记者:胡秋辰 编辑:寇博)

2020年02月21日

新冠病毒疫情推动西浦在线教育布局加速
要闻聚焦

新冠病毒疫情推动西浦在线教育布局加速

新冠病毒疫情推动西浦在线教育布局加速 ——席酉民校长谈西浦在线教育战略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西交利物浦大学将于2月24日全面开启在线教育,90%以上的课...

阅读更多
世界公民素养课程上线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抗疫之道”
人文社科

世界公民素养课程上线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抗疫之道”

疫情之下,当教什么?“世界公民素养”课程上线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抗疫之道”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对大学生来说,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做出反应?近日,为期两周的“世界公民素...

阅读更多
病毒不分国界 西浦师生为反歧视发声
校园与社区

病毒不分国界 西浦师生为反歧视发声

2月9日,一名中国留学生走上英国利物浦街头。他戴着口罩,手中举着牌子,上面写着“I’m a human, not a virus”(我是人类,不是病毒)。令人感动的是,在这短短十五秒的...

阅读更多
愿这时代永远有人歌颂那些“普通的人” 西浦学子原创抗疫歌曲登上央视纪录片频道
校园与社区

愿这时代永远有人歌颂那些“普通的人” 西浦学子原创抗疫歌曲登上央视纪录片频道

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其中第四集片尾曲用到的一首原创抗疫歌曲《若你也曾见过他们》感动无数观众,共青团中央微博转发,截止2月1日该音乐视频...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