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故事 | 从“井底”到哈佛

2021年06月18日

上大学之前,甄谛从没有过理想,甚至没对未来有过期待。她说自己“像一只希望在井底臭掉的蛤蟆”,连高考志愿也是父母帮她填的。

没想到的是,大学给了她惊喜。西浦不仅让她跳出井底、带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更激起了她想要去看世界的欲望。

如今,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计算生物学,并且已经拿到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她决定在毕业后前往哈佛大学继续未来的研究和探索。

甄谛说:“是西浦救了我。”

下面是她自己讲述的“逆袭”故事。

我用高中三年的最好成绩,压线考进了西浦

我不曾是个优秀的学生。高中时候学习特别差,文科听不太懂,所以选了理科,但考试成绩也一直不高。

我从没想过未来的事情,对上什么大学也没有任何想法,是爸妈带着我的情况去咨询了老师、中介、专家,他们说西交利物浦大学还不错,可以试一试。

父母把西浦放在第一志愿,我也想着:冲一冲。高考分数出来时,我发现这是有史以来考得最高的一次。是我运气不错,正好考到那年西浦录取最低分,压线到了这个第一志愿。

我是属于后知后觉型的人,之前不会想太多,来了后,才发现原来学费这么贵。

大一刚开学那段时间,我陷入了所有度过叛逆期的孩子们都会经历的自责和后悔,心里难受得喘不过气。

成长是个好词,但不代表它是舒服的。我努力拔去自己身上的刺,压制住倔脾气,想“重新做人”。那时,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让接下来的几年过得有意义。

大一寒假,我一个人去了斯里兰卡,参加“保育海龟”公益志愿者活动。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去另一个国家。带着“要去看看世界”的想法,我逗猴、摸蛇、上树、下海、掏龟蛋……在那疯玩儿了十几天。

跳进咸咸的海里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人生就该这样自在。

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就没有任何负面情绪存在的余地了

包括西浦这个第一志愿在内,我高考时填的三个志愿全是生物专业。不是出于兴趣,只不过因为我是理科生,且生物是我自认在能力范围内更容易学好的学科。

大一时,看到iGEM校队在招新,我报了名。当时没想那么多,只知道iGEM是国际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大学生竞赛,我学的是生物,就应该参加这个比赛。

很幸运地,我加入了iGEM团队。队伍里有十几个人,除了三个大一新生,大部分都是大二、大三的前辈。前期队长要我们每天都读paper(文献资料),读完后每周还要碰面,把自己学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我当时心里暗暗对这种学习方法赞不绝口。

我看得很认真,目光所及都是我不知道的生物知识,还有很多没听过的、有趣的观点。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读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了解得太少。一篇paper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继续读其他paper寻求答案,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奇妙。

十月份,我们团队去美国波士顿展示iGEM比赛成果,现场有来自全球的几百支队伍。看着每支队伍的代表上台介绍项目,还有他们领奖时的喜悦,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全世界年轻人对科学的热情,很受震撼: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对科学有所追求,我之前想都没有想过。

机会来了,就不要犹豫

在iGEM项目过程中,我发现我对湿实验并不感兴趣,因为我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心平气和地完成复杂的流程步骤并等待结果,在步骤间还总会出现无所事事的思维空白。

还不能确定自己的兴趣时,我习惯不在参与前有过多的考虑和犹豫,而是尽量给自己争取体验机会。

我在专业介绍会上了解到生物科学系孟佳博士的研究方向正是生物信息,就给他发邮件,说想进他的实验室做科研。孟佳老师发给我两本R语言入门电子书,我看完后再次联系他,他就同意我进入实验室做志愿者了。

凭着从电子书上学到的基础编程知识和学长分享的生物统计资料和文献,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科研主题,还可以写一些简单的命令。作为一名科研门外汉,我观察和学习着学长学姐每天努力的样子,在每周组会上认真听实验室成员展示的阶段成果,虽然听不懂,但我渐渐地对 “做科研” 有了初步认识。

最近有学弟学妹问我:“大一大二什么都不会就能进实验室吗?”我才一拍脑袋问自己:我进实验室前怎么就没考虑这个大问题呢?还有问:“想做科研但不知道自己对某个方向有没有兴趣,万一没兴趣怎么办?”我才一拍脑袋:好问题,我之前怎么没想过。

我只是一时冲动发了一篇英文语法错误百出的长篇邮件给孟老师,表达“我想做科研“ 五个字罢了,甚至连成绩单都没给他。我知道凡事多考虑是正确又理智的,可行动派大概就是脑子慢半拍、动作快半拍吧。

现在再回想起来,我很庆幸当时什么都没想的“冲动”。二十几岁的年纪怕什么失败和犯错,只有开始行动了,才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质或者兴趣,对方向做出调整,然后前辈的帮助和建议才会是你向正确方向前进的助力。

年轻人都是会有梦想的,有人早有人晚

大二那年我选了生物信息学专业,因为比起湿实验,我更喜欢借用统计方法和编程解决生物问题。把数据和标签告诉算法,然后再给算法一组新的数据,它就能根据学到的知识预测新数据的标签,这很神奇。可是我了解多了后,发现想在这个领域往深走的话,需要更多计算机和数学的专业知识。

大二暑假,我看好了“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两门课,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暑期课程。我基础不好,除了上课时间,我都在写数学题,旁边放着电脑跑程序,每天都是这么度过的,特别难。尽管辛苦,我开始羡慕那些学生能够在那里学习数学和编程。我慢慢觉得年轻人都是会有梦想的,有人早有人晚,实在没有,就先去看看世界。

大三一到,身边的人都开始忙碌申研的事情,我也已经决定好,要申请计算生物或者生物统计方向的研究生。我们专业每年都有申请到哈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杜克大学的学长学姐,身边的老师、同学也跟我说:“你可以申哈佛试试。”

说实话,这给我很大压力。但同时,我心里还是有点自信的——学长学姐们都可以,我说不定也可以。

疫情面前,要争做幸存者

那之后,疫情来了。大三下整个学期都在家里上网课,但我也没闲着,为了给简历加分,我准备找一个暑期科研项目。这个工作量还挺大,我在每所大学的官网上找实验室介绍,然后找到负责的老师,给他们发邮件投简历。本以为要发100封邮件才有可能收到回复,没想到发了20封时,就收到了哈佛的面试邀请, 之后还收到了耶鲁的回复。

哈佛的暑研持续了三个月,时差和交流的困难也持续了三个月。因为不能去美国,所以每次的例会时间都是美国的白天,中国的晚上10点到12点;老师和带我的博士生都很忙,不可能一直指导我,如果我遇到问题不主动提问,那项目就进行不下去了,所以我会固定一个时间找博士生问问题,每周会主动报告自己的阶段成果。

有同学会顾虑疫情对科研和申研的影响,我想说的是:疫情面前,就更要争做幸存者,而不是找借口放弃的人。

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天赋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考和试错永远都是关键,它们会展现出一个人的独特性,更是发掘潜力的工具。

(记者:胡秋辰 祝欢 摄影:王彦晔)

2021年06月18日

学子故事 | 不确定性,既然避不开那怎么拥抱它?
科技
招生专区

学子故事 | 不确定性,既然避不开那怎么拥抱它?

西浦的本科毕业生八成以上选择继续深造,李怡琦是少数派,她选择先就业再读研。在求职路上,国内多个一线互联网大厂为她转身,多重因素权衡下她选择了东南亚最大的跨境...

阅读更多
学子故事 | 爱肖邦、爱“半马”的工科男孩斩获7所美国名校录取
科技
招生专区

学子故事 | 爱肖邦、爱“半马”的工科男孩斩获7所美国名校录取

从早8点的晨会开始,蔡天羽在实验室待了一整天。傍晚,他下了电子与电气工程楼,和女朋友会合,两人从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出发,开始每天5公里的跑步。跑到独墅湖的时候...

阅读更多
学子故事 | 非典型好学生的剑桥路
人文社科
招生专区

学子故事 | 非典型好学生的剑桥路

“高中的时候对剑桥是没有概念的,跟上北大还是上清华一样,说出来像个笑话。到西浦之后,居然觉得‘上剑桥’真切了起来。”“在微信里设了个背景图,写着‘不就是剑桥吗,上...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