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科研人员探索锂硫电池性能提升解决方案

2021年12月16日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科研人员一项关于提升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获得突破,通过使用低成本的原材料,成功合成了具有高导电网络的复合材料,为硫元素在未来能够应用于商业开辟了前景。

这项研究由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博士生耿显葳在指导老师化学系杨莉博士的指导下完成,智能机电系的宋鹏飞博士也参与了本项目。

“在电池研究领域,针对锂离子和石墨烯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对于新型材料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日常所使用到的一些电子产品,以及最近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生产大部分会以金属类化合物(如钴酸锂)为主,这些金属类化合物材料进行脱嵌锂作用,从而实现储能。”

“锂硫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充放电,我们的研究希望能探索锂硫电池的性能,以及找到优化它性能的方式。”

(在手套箱里装配电池)

耿显葳表示锂硫电池比传统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拥有更多的优点。因为硫元素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对于开采和提取的过程,成本比较低。最重要的是它拥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容量密度。

“理论容量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计算它所生成的一些物质,得到的一个容量数值。能量密度代表的是对外传输,它和理论容量互相依赖,当理论容量数值高的时候,能量密度也同样很高。”耿显葳解释说。

“如果我们只看材料本身,在不计算外包装和电池壳的前提下,把一克的金属类化合物材料和一克的硫进行比较,理想情况下硫的存储电量能够比金属类化合物材料高出七到八倍。”

“用一个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存储电量,现在大家的手机可能平均每天冲一次电,但如果能完全利用好锂硫电池的能量,也许手机的电量能够让人们持续使用5天的时间,对于一些有外出活动,或者有工作需求的人来说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

在这一研究中,耿显葳和其他小组成员对于解决锂硫电池导电和快速充放电的挑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装好的电池在测试柜上测试循环性能)

“我们遇到的首要困难就是硫不导电,导致硫的利用率较低,另一个困难是尝试解决锂硫电池容量衰减快,循环使用性能较差的问题。”

“硫元素的缺点很明显,是一个不导电的物质,所以研究的大方向主要集中在以硫主导的材料设计。我们最后选择用一些含有碳元素的材料例如MXene碳化钛,碳纳米笼等,和硫元素复合在一起,来提升硫的导电性。”

耿显葳解释说因为碳的应用广泛,材料的可获得性比较高,选择碳基材料进行实验,同时也考虑到了对于碳基材料使用的案例也很多,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指导老师化学系杨莉博士对耿显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展现出的学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称赞有加。

对该课题的意义,她补充说:“现在国家对于新能源的市场支持力度在不断的加大,大众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我们的这项研究虽然比较基础,但对于锂硫电池性能提升的机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对于推进实现产业化的应用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这项研究同时也正在申请国家专利,希望能通过后续实验,不断优化材料,以实现锂硫电池高性能的目标,最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具体文章请参考这里

记者:王璐谣

编辑:寇博

照片提供:耿显葳,杨莉

2021年12月16日

将健康码与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挂钩可能有助于提高接种率
科技

将健康码与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挂钩可能有助于提高接种率

截至今年年底,全球多个国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而疫苗的分配和接种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的潘长浩(Stephen Pan)博士带领团队进行研...

阅读更多
生态危机罪魁祸首竟是皮卡丘动物原型?事实果真如此吗?
科技

生态危机罪魁祸首竟是皮卡丘动物原型?事实果真如此吗?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 ,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从涓涓细流孕育成大江大河。这片广袤而平缓的土地海拔高达4500米,四面被珠穆朗玛峰等群山环绕,因此...

阅读更多
西浦毕业生参与组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平行论坛
建筑环境

西浦毕业生参与组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平行论坛

近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在昆明召开,参与论坛组织工作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21届毕业生吴宇扬说,...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