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儿歌唱的就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作为中国最古老和最传统的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到了春秋时期,又因屈原而被赋予了多重意义。这些古往今来的传说都离不开龙、神灵、忠诚、食物这四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

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中国研究系Erin Thomason博士指出,端午节对于当地人来说有两个最主要的含义。一是辟邪,为子孙家族祈福;二是为了纪念历史英雄屈原。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端午辟邪,预防疾病、虫害和干旱的风俗实际来源于民间对数字‘五’的传统观念。因为与‘午‘发音相同而被视为会带来厄运。” Thomason博士说。
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阴阳在天地间交午”。这个时间节点被认为是人体最为脆弱,最容易受到有毒物质攻击的时候。

“端午与疾病的联系也可能是因为这一天接近夏至。”Thomason博士说。“闷热的天气可能会导致不明原因的疾病,例如中暑;且高温天气确实也会带来蛇虫及其他有毒生物的出没。”

瘟疫流行,蛇虫繁殖,这才形成了端午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

“一些典型的辟邪活动是在自己的门上或孩子们的脖子上挂艾草;在五毒,蛇、青蛙、蝎子、蜈蚣和蜘蛛这样有毒的动物图片上扎针;佩戴用红绸制成,粽子或老虎形状的香囊护身符;以及喝上一罐被认为可以用来舒筋解毒的雄黄酒。”Thomason博士说。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也是端午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龙舟竞渡,不仅可以驱邪,也可以在运动中预防夏季的种种疾病。更重要的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C.340-278 BC)的英雄,屈原。

“屈原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忠诚,并对想与秦国结盟的国王表示了异议。他指责楚王背叛了楚国,并因此而被放逐,最终被秦国俘虏。”
“被俘后,他在今天湖南省境内的汨罗江,投江自尽。据说,当地人纷纷驾着船追赶拯救,争先恐后,却为时已晚,屈原早已不见踪迹。” Thomason博士娓娓道来。

之后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除了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也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体育竞技,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表现形式,传入了日本、越南及英国。

船头似高昂的龙头,船舷和船腹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龙舟大小不一样,桨数也不同。当发号枪一响,龙舟就如同离弦之箭,在水面疾飞。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屈原去世后,楚国人民为了保护其沉入江中的身体,纷纷向江中投掷糯米团子,避免他的身体被鱼虾啃食。

中国研究系的Loredana Cesarino博士说:“用糯米团子拯救屈原的尝试也是吃粽子习俗最可能的起源。“

粽子,又称角黍和筒粽。由糯米与各种馅料,如豆沙、红枣和猪肉组成,用竹叶包裹成金字塔形状,蒸熟而食。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粽子的口味、风味、馅料都有着天南地北的差异,但是吃粽子,对屈原精神的缅怀却是这道美食永恒不变的主题。

“新说端午"

如今,端午的意义已经从辟邪和预防疾病更多的转移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屈原所展现的爱国精神的颂扬。

“靠着孔子学院和世界各地其他文化中心的努力,如今的端午节不仅仅是个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个国际知名的节日。“ Cesarino博士表示。

对此,Thomason博士表示赞同:“用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和富有民族特色赛龙舟来庆祝这个节日,不仅有趣,也更好的巩固了海内外华人的归属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记者:姜影 编辑: 寇博)

  • 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 姓名

    市场与交流办公室
  • 电子邮件

    news@xjtlu.edu.cn
关注西交利物浦大学官方微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