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导师

博士导师

席酉民 教授

我国大陆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陕西MBA学院常务副院长。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管理学院院长、城市学院院长等。现兼任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轮值)、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理工科类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兼管理学科部副主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家软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行为科学协会副会长等。从1984年起,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重大研究项目20余项;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译著3部,参与撰写译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已培养硕士、博士生100余名。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型工程评价与决策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机制和战略研究,决策群体行为与决策支持研究,组织行为与领导,教育管理,管理行为与企业管理理论等。于1987年创立了和谐理论,并将其扩展成和谐管理理论。 邮箱:Youmin.Xi@xjtlu.edu.cn

席酉民 教授

钞秋玲 教授

钞秋玲,女,教育学博士,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钞秋玲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曾主持过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国际科研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8 项,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2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翻译著作2部,在SCI/S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以及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耶鲁大学、UC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有长期的学术合作。 在行政方面,钞秋玲教授曾经担任过英国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西安交通大学教育技术系副系主任。 目前,钞秋玲教授还担任中国家庭教育协会指导委员会理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照护服务专委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学士学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会长,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苏州市社科联理事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邮箱: Qiuling.Chao@xjtlu.edu.cn

钞秋玲 教授

张晓军 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院长,英国高等教育学会首席会士(Principal Fellow)。兼任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近年来主要从事教育领导力及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培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与组织变革、教育组织领导力、未来大学(主要在大学的架构、大学如何构建社会生态系统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教学的重塑)、社会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论等。张晓军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制度理论、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和谐管理理论在中国高等教育情境中的交叉与融合,倡导把理论研究运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进步。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Leadership Quarterl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除了作为学者,张晓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他在过去五年开发和提供大量的高等教育从业者培训和职业发展项目和活动,通过把自身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解决高等教育从业者的问题和挑战中来,主导开发了包括教育领导力卓越计划、高校任课教师培训、高校行政人员培训、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培训、高校学生工作者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累计参与上万人,来自国内外超过400家机构。很多高校在接受相关培训后把所学运用到了自身实践中。张晓军作为主要负责人发起国内首个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迄今已举办五届,共有国内180多所高校的1300多位老师参与,并形成一个热衷教学创新的社群,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18年作为主要负责人发起成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共有70家高校加盟共创新时代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体系。从2014年起,主导举办每年一期的高等教育创新年会,2018年发起举办教育创新者大会,2019年发起以城市本地社群为核心理念的创新者说,这些社群活动已经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邮箱:Xiaojun.Zhang@xjtlu.edu.cn

张晓军 副教授

克里斯托弗·布莱顿 博士

克里斯托弗·布莱顿博士来自英国,现已成为全球公民,拥有波兰克拉科夫贾吉洛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专攻跨文化交际发展。在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之前,他曾担任东卡罗来纳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全球理解协调员和克罗斯诺州立大学(波兰)高级英语讲师。此外,他在四个大洲的很多大学都做过客座演讲,并参与多个欧盟或美国政府资助的国际教育项目。 他是2013年彼得·朗出版的《跨文化交流发展的社会文化价值》一书的作者,并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过超过15篇以社会文化和文化间学习为主题的文章。他的工作经验使他进一步参与并发展创新的虚拟交流方法并使其用于发展文化学习,增强全球竞争力。 布莱顿博士的研究领域侧重于跨文化交际技能发展、蜕变型学习和国际教育方面相关的社会文化能力和创新实践。 邮箱:Christopher.Brighton@xjtlu.edu.cn

克里斯托弗·布莱顿 博士

刘佳珺 博士

刘佳珺博士是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的助理教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大学对学生的影响,大学生成长,和高等教育多元化。她的多篇文章发表在教育领域SSCI期刊,如Journal of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和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刘博士硕士毕业于密歇根州立大学高等教育专业,博士毕业于爱荷华大学高等教育专业。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之前,刘博士曾任职于美国教育考试机构ACT, Inc,爱荷华大学本科生研究中心,和北卡莱罗纳州一所公立大学,评估大学生学习并依靠数据分析以提高大学办学的有效性。 邮箱:Jiajun.Liu@xjtlu.edu.cn

刘佳珺 博士

沈鞠明 博士

领导与教育前沿院(ILEAD)硕士课程(MA Global Education)讲师、研究生导师。曾于2003年至2010年期间就读于苏州大学,先后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和语言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奖学金,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深造,并于2013年完成学业,获得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沈鞠明博士回到苏州,任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讲师,并参与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跨文化交际》。2016年,沈鞠明博士入职西交利物浦大学语言中心,任学术英语高级讲师。在语言中心工作期间,他开发并建设了“学生跨文化意识与技能”课程体系。 沈鞠明博士自研究生期间起开始从事科研探索,已在跨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和英语教学研究等领域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全英文专著一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并主编和参编了《牛津学术英语词汇精炼》等四部中外高等教育教材。沈鞠明博士现任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学术英语学会理事,全英文国际期刊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副主编,全英国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副主编(待发行),《语言与符号》编委会委员等职务。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沈鞠明博士积极推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沈鞠明博士现任苏州市委宣传部教育观察员以及多所国际中学的教学指导顾问。沈鞠明博士主持的西交利物浦公众号栏目《自我管理——沈博士说》自2016年以来长期为广大校内外学生提供外语学习、留学规划等方面的资讯和建议,其所主讲的《西浦选修课——留学规划与申请》参与听课人数累计超过3000人。 邮箱:Juming.Shen@xjtlu.edu.cn

沈鞠明 博士

王千 博士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科研主任兼国际化教育硕士专业项目负责人。拥有管理学、社会组织心理学及教育学背景。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承办的“寒暑期青少年领导力培训”项目负责人、讲师。自高中出国留学,在美国工作学习二十年。在读博期间提出将领导力、组织发展与教育结合,进行跨学科的中外合作办学领导力研究。她的博士论文《对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者体验的探索性研究》借鉴了关键事件研究方法,对中国十所中外合作大学的十四位管理者进行了访谈。Sarah(王千博士)是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务长博士论文奖学金获得者。除了在学术方面潜心钻研,Sarah更喜欢把自己描述为研究型教育实践者。在美国时,她多次被企业、学校邀请提供跨文化交际和组织发展相关培训及咨询。她曾指导多所英美学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她在中外知名期刊发表文章数篇、获2020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研究课题、西浦科研发展课题等。她的研究方向包括:组织发展、教育领导力、教师培养和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 邮箱:Qian.Wang@xjtlu.edu.cn

王千 博士

汪蓉 教授

汪蓉博士目前担任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教育研究系教授和系主任。汪博士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与学生事务专业,硕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等教育专业。汪博士还获得印第安纳大学颁发的学院研究的研究生证书。 汪博士在高等教育领域有超过十年的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经验。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之前,汪博士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文理学院担任评估、计划与认证主任。汪博士还曾担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本科生学务处的学务战略和政策助理主任。她的研方向包括高校教学、学生参与度、学院研究和评估、以及国际比较高等教育。她曾在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担任五年的科研项目助理。汪博士在收集和运用大规模多校园的调研数据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全国大学生参与度调查(NSSE)、大学教师对学生参与度看法调查(FSSE)和大学新生参与度调查(BCSSE)。她主持了多个科研项目并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和在国际会议上报告,例如专注于科研和方法论的会议和专注于实践的会议等。汪博士的跨文化教学经验贯穿于中国和美国的本科课程至博士课程。 邮箱:Rong.Wang@xjtlu.edu.cn

汪蓉 教授

闫嵘 副教授

闫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后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美国俄亥俄大学教育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为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儿童发展与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副院长、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主任,二外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重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世界幼儿教育联合会会员、加拿大科学、创新与经济发展部-语言习得与精确教育研究中心(CLAPE)中方执行委员会主任、特聘研究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苏州工业园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语言习得、双语教学等。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5部,并长期担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特约审稿人。曾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及北京市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委教学及科研项目20多项,曾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代表著作《语言礼貌的认知与发展》荣获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并多次荣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优秀成果奖。 邮箱:Rong.Yan@xjtlu.edu.cn

闫嵘 副教授

山姆·扎雷 博士

山姆·扎雷博士在新西兰梅西大学获得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博士学位。自1997年以来,扎雷博士一直从事语言教育并在语言教学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例如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原理,教育评估和对外英语教学 (TESOL)教师培训。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培训师,扎雷博士曾在多个教师培训项目中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和非母语的教师授课(例如来自新西兰、伊朗、日本、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包括伦敦圣三一学院的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书项目。 扎雷博士目前是领导与教育前沿院(ILEAD)全球数字公民中心(GDCC)的主任。在此职位上,他为西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以及其他国内学术机构设计课程模块、研讨会和产品,以此来改进西浦的数字素养履历。 作为博士生导师,扎雷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英语教学,教师培训,跨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研究,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言和身份,文化身份,新媒体话语,虚拟社区,网络日志,在线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分析,迁移和跨国主义以及情感。 邮箱:Sam.Zare@xjtlu.edu.cn

山姆·扎雷 博士